Fitz > 運動 Sports > 行山 Hiking > 馬鞍山 一處不一樣的山

大家如有行山的嗜好,相信大家必定會去過馬鞍山,馬鞍山給人印象最多的,應該是山上有一處可以玩滑翔傘及戶外露營的昂平營地,以及麥理浩徑第四段的路程,而玩越野跑的朋友,除了吊手崖過馬鞍山山脊,也可能會走過附近的鹿巢山,那處有很多奇型怪狀的風化石。

事實上,馬鞍山不至如此,它更是……

礦場脊‧露天採礦場‧礦村 圖: 鞍山探索館 Facebook專頁

50年代東南亞區域數一數二的鐵礦場

它是香港五十年代規模數一數二的鐵礦場,擁有現代化的運礦系統,有礦坑及礦洞,當年提供採礦技術的企業是日本最大規模的鐵礦業公司 – 日鐵住金 (現為新日鐵住金株式會社,也是全世界第二大的出礦產量企業),而馬鞍山鐵礦的礦產量高峰期年產17萬噸,是當時東南亞數一數二的鐵礦場。

圖: 鞍山探索館 Facebook專頁

一條集合多元文化的礦村

當年礦場老闆是台山人,看到戰後日本重建的貿易機遇,向當時英殖民政府申請探礦權,並由日本公司提供技術及支援,故山上會有日本工程師聚居,由他們監督礦工的工作。而全盛期1950-1960年代,礦工人數差不多四千人,聯同他們的家屬孩子住在山上接近一萬,礦工是來自中國北方不同的區域,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及山東等地,他們都是為了逃避戰火而來,在沒有支援的情況下,聽聞馬鞍山有工開,便隨著同鄉一起前往,山頂人多聚集成村,說的是不同省會的北方話,別的是北方的食物,例如: 饅頭、燒餅,麵條等等。

而附近也住了原居的客家及潮州人,這樣一條集合了北方人、客家及潮州人及日本人的村落便形成了。

一段感人的香港早期社會救濟歷史

最初來到的礦工們,其實本身的身份是逃避戰火,身心靈受創的難民,有難民自然就會有救濟,當年山上也有來自中國北方的神職人員,基督教及天主教也在山上建立教堂,為礦工們及其家屬提供救濟及精神上的支持。其後兩邊教會也在山上辨學校,為人數日益增加的礦工孩子們,提供教學及生活支援。

這樣在同一處地方有基督宗派及天主教的教堂區域,是香港少有,這個也反映當年這處地方的獨特性,重要的是,這處遺留了很多動人的礦村故事 ; 有為礦村孩子付出一生的神職人員,有超越時間的村校師生情懷,以及礦村鄰里守望的故事等等。

斜斑彩灰蝶 (Heliophorus epicles phoenicoparyphus) 圖片提供者: Tommy Tong
紅嘴藍鵲 (Urocissa erythroryncha) 圖片提供者: Tommy Tong

一處集合生物多樣性的郊野

馬鞍山除了擁有香港獨特的矽卡岩地質板塊,蘊含大量的鐵礦石外,也是香港原生杜鵑花品種最多的地方,杜鵑花盛開的季節,漫山泛著粉紅微黃的花色,以及擁有眾多品種的昆蟲及鳥類的一處野外生態寶庫。

圖: 鞍山探索館 Facebook專頁

一處可供「打咭」的活化教堂建築

當年為礦工們提供救濟的基督教堂,哪處現在由信義會自行活化,成為一處供遊人消閒及認識礦場歷史的歷史評級建築,由以前營地活化成為今天的『鞍山探索館』,集合體驗活動及教育的探索中心,營內更有一間Café ,提供即磨咖啡及輕食,坐在那處,呷著咖啡,可以一覽無遺地看到馬鞍山美景。

現在你認識了這個不一般的馬鞍山,下次你走上這處具有香港獨特歷史場景的地方做運動,相信也別具意義。以上的礦山歷史故事,更收錄在一本新書 – 「礦山記憶 – 鐵,不一般的故事」,由信義會鞍山探索館出版,歡迎訂閱。

訂購《礦山記憶 – 鐵,不一般的故事》全新再版
**特惠期至2018年7月31日**

鞍山探索館 Facebook專頁

>> [鞍山探索館]《礦山記憶: 鐵,不一般的故事》全新再版

Fitz 連結: https://fitz.hk/?p=99498


更多:
Fitz Facebook 專頁
[重行人生] 《最慢的速度: PCT徒步太平洋屋脊》寫作點滴
[香港書展2018] 李盛 徐滙宗《跑遊》推介 文字很熱血


文章為作者意見,不代表Fitz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