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tz > 運動 Sports > 跑步 Running > 鞋墊弱化肌腱 赤足重建腳掌

赤足跑1(此文撰於1月31日,為盧兄第五次赤足經驗)

昨日首次公然赤腳行出大廈,制服人員詢問,語言偽術答之:係呀!答完等於不答。日後遇著八掛者,還可戲稱鞋爛或慳錢。真正關心者,便簡單解釋,赤足有助重建雙腳健康。

赤腳 踏足嶺南公園,開始羅曼諾夫的姿勢跑法,略嫌發出少許踏步聲。調整落地停留時間,迅速輕盈提腿,很快便滿意地順暢而去。即使是普通跑友,也提倡偶然在球場硬地等安全場所,脫鞋放心慢跑數圈。失去生產商過份的保護墊偽裝,腳板接觸地面,跑姿的優劣直接顯露,無所遁其形。赤足慢跑有助改善跑姿,達成任何跑姿均主張的步履輕盈,還可以重建遭現代文明弱化的雙足肌健。我的右腳弓殘留腳患小毛病,常發一下小脾氣。經數次赤足,便不見顯現。以姿勢跑為基礎,可以較快地掌握赤足。但赤足不是目標,追求的是比起姿勢跑更加省力耐跑,也更加健康的轉髖跑姿。

10959827_747103172052855_4358698160254643298_n

轉髖提股內肌 觸地連貫飄移

香港少有赤足跑友,美孚可能更是首個。沖破心理關口,赤足不是標奇立異,只為實踐信念。 用轉髖動作,以平均6:30步速跑。對於新技術而言,此速度已經偏快。公園小徑離不開平滑的水坭硬路;還有平滑或粗糙的石磚砌成;或是凸起的石米粒地。——今日跑過剛修理的一小段,浮石粒刺痛,眉頭一皺便過去。至第三次經過,就放慢速度,輕踏幾步而過。接著到達轉圈落斜路段,是跑友最忌的轉急彎。曾經因轉彎而受傷,從腳踭結構生理特點悟出,轉彎時,內側的腳掌放輕虛懸不用力,向外的腳掌支撐轉大圈——久而久之便成為條件反射。神行太保提倡觸地輕盈,可以放心在公園氹氹轉。若是偏向腳踭落地的跑友,遇著轉急彎及浮沙易滑動之處,腳重便需要格外小心挫傷。

10409624_747103088719530_5228710057657720583_n

專心轉髖,放棄腳下,便可以鬆弛地將腳移動甩向前。沿公園6條小徑特定路線一匝,調教好恰是5K。再如此神行移動一圈,已經是10K。練習新招數,需要等待身體逐漸適應,應該就此收韁。轉念之間,且看疲倦來臨時,如何拆招?超逾新招式的生理記憶時鐘,腳步很快拖曳,產生倦意,尤其是大腿內側上端的大臂隙股內肌,開始產生緊張感。小腿或大腿緊張,可以分解肌腱放鬆。但髖臀與股內肌,同為一組之兩面,如何可以拆離?!心念在轉動,如何應付,消除股內肌的反應,保持快速的移動?——腳掌觸地後迅速上提,就可解決問題。且慢!上提便是重滔姿勢跑的舊套路。船到橋頭自然直——神行太保的關鍵,是暗運內勁,以整個腳中,最有力的髖部前移。靈機一觸——保持轉髖,腳板觸地後,同時迅速暗提股內肌,只運勁前挺,任腳自然地下落,—-果然可以連續滾動前移,而內肌已不再感到拘謹。如此一來,神行便可以積極提速。打通新招,應該鞏固成果。不顧赤足時日尚淺,腳掌開始有所反應,堅持完成最後一圈。頭圈5K是35分,次圈及三圈均是33分。以赤足轉髖新手來說,這15K已超額收貨。其後在陰濕青苔紅磚地,返復來回踐踏,享受透腳板絲絲涼快。

神行太保 飄移跑姿

神行是挺身轉髖用暗勁,若是身動扭腰,形體外露便是錯誤,強行搖擺,累積疲倦,還可能做成扭傷。開始階段忘記腳下,雙腳放鬆,向前圓規直綫甩動,何妨稱之為神行太保移動。進入第二階段,轉髖同時提股內肌,腳板觸地迅速連續運行,便可積極提高速度。可否稱之為神行飄移?

學海無涯,惟勤有得。長路漫漫,是耶非耶?一鱗半爪,旨在拋磚引玉。

10933862_747267308703108_9036604994290180481_n
有朋友不明白轉髖動作,盧兄謂:甚麼是暗運轉髖股肌,而不可外露扭動?舉例妨如武術之內功,還需自我修練。

盧兄提供之競步片段,他說:轉髖跑與競步作比較,有助理解學習。

[vsw id=”ylqfzqdBMvo” source=”youtube” width=”425″ height=”344″ autoplay=”no”]

更多:
盧松昌其他文章
赤足微步 facebook專頁
Fitz跑步文章


文章為作者意見,不代表Fitz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