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不除下任何衣物
上山後,體溫只會隨時間變得更低,所以出發前增加衣物間的溫度、盡量保持體溫,能讓你在嚴寒停留較長時間。
熱飲熱食
嚴寒天氣下必須以外物增加熱量,進食熱飲熱食可以増加體內核心溫度。那夜凌晨筆者在荃灣把兩杯熱朱古力一飲而盡,還外帶了一個快餐在上山中途吃,也是勉強感到和暖。
減少逗留時間
高山的低溫、濕度高,加上風速大,很難做到長時間逗留。要避免暴寒可以選擇不要太早到,減少逗留時間。如果單論觀雪觀霜,其實也無需過早抵達,筆者當晚也是凌晨3點才上山等待霜雪來臨。
保持行動心率
人體有近半體溫依賴肌肉發熱。運動時肌肉代謝增加,線粒體發熱使體溫上升。因此在山上如果覺得身體變冷,並不適宜捲縮一旁,反而要起來做點運動。在嚴寒環境可以做 Jumping Jack 增加體溫。
----- 廣告 Ad -----
手套後備襪
當日多人被困的主要成因是山路上封了層薄冰,引致登山者在撤離途中不斷滑倒、難以前行,導致被困山上。正常做法應使用冰爪或防滑鞋套増加抓地力,但在沒有預先準備防滑裝備下,仍可帶備後備襪,把後備襪套在鞋外面以增加和地面間的摩擦力,雖然效果並不完美,但仍可減少滑倒機會。
手指作為身體末端,血液難以輸送以保持溫度。而手套能為手指起保暖作用外,此外還可在滑倒時避免手部被割傷和直接接觸冰冷的地面,防水手套在山上的保暖效果更為顯著。
環境紛亂、隊員四散
當日市民峰擁而至,加上當日有山界賽事舉行,山上聚集大量市民。日出後有登山者被困山上,也有四處張望尋找隊員的登山者。當時環境相當混亂,通訊負荷過大導致通訊系統一度癱瘓。因此建議知會同行每一個隊友以上策略技巧及走失後的緊急集合位置,最好當然是配備對講機。
重要物品在褲袋
當日在山上的溫度跌至零下攝氏六度,加上風雨緣故,山上許多物件沾上雨水後凝結成冰,筆者的背囊也整個被冰封,裡頭所有物件無法取出,也只有開口褲袋和啪扣袋沒有受冰封影響,可以正常取出物件。因此常用或貴重物品如銀包、電話、後備襪、手套應該將放在並非使用拉鍊的褲袋中,方便取用。另外應選用少拉鍊的背囊,也要避免選用防水袋,防止行裝難以開啟。
----- 廣告 Ad -----
及時終止
筆者當日與同行友人走到停車場後林蔭段時,已開始遇上路面結冰狀況,離開林蔭斷後的平流霧風力更是猛烈。筆者在觀察環境及同行隊友狀況後,毅然決定中斷登山折返。事後看資料和新聞回想反思,假如當時遲了一兩個彎位才終止,或許也會被困在山上,因此在登山時必須經常評估及判斷狀況,決定繼續行程或者終止折返。
當日即使安全回到荃錦坳,但大量登山客等候交通工具回到市區,巴士站大排長龍,登山客無奈在山上繼續挨冷等待,也造成當日荃錦公路交通擠塞 。上文描述了很多關於當日的亂像,也是想告訴大家「大帽山觀雪」並不是可以輕視的活動。即使有資深山藝經驗的人,也是久經訓練、評估和計劃才選擇參與其中。其實野外保暖技巧本來就是大學問,箇中涉及的裝備知識、行動指南也是難以一言而盡。因此假如你是一般市民或資歷尚淺的登山客,筆者絕對不建議貿然登山。
下圖是當日進行山難拯救時的苦況,藉此感激當日無私奉獻、參與救援的消防人員,也告誡一眾讀者每次登山時要量力而為、顧己及人。
各位讀者看過文章後請分享帖文到自己的臉書和群組,一同分享求生資訊。
原文載於 檸檬茶末日求生指南
(標題為編者所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