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士品牌 On 於今年7月推出日常訓練鞋 Cloudsurfer Max,定位為長距離慢跑鞋,主打舒適和高保護性。作為 Cloudeclipse 之後繼版本,Cloudsurfer Max 盡可能地保留其系列「溫柔」的特性,同時加入新元素。對於追求舒舒服服跑完長課的跑友,這雙外形亮麗的厚底跑鞋或者可以納入你的考慮名單。
特色 | 需注意 |
緩震表現卓越 | 推進力稍遜 |
腳感舒適省力 | 鞋帶要適時調整 |
鞋面透氣性佳,貼合感出色 | 價格高 |
鞋底怪聲問題解決 | 可能要考慮Downsize,購買前要試清 |
- 重量: 左: 288g 右:285g (US8.5)
- 厚度: 前掌31mm 後跟37mm
- 足跟差: 6mm
- 中底物料: Helion Superfoam (EVA+OBC混合)
- 中底結構: 雙層Cloudtec Phase
- 鞋面物料: 回收聚酯工程網布
- 鞋楦選擇: 一般楦、寬楦(網店)
- 建議零售價: $1490
----- 廣告 Ad -----
鞋面及包覆
Cloudsurfer Max 鞋面採用回收聚酯物料製成的工程網布,布料富彈性厚度適中,貼合度恰到好處。與Cloudeclipse相比,Cloudsurfer Max 透氣性有所提升,長時間跑也能保持腳部乾爽。
鞋領和鞋舌填充物較上一代略略加厚,結合襪套式設計,提升了後跟包覆感和鎖定感。鞋帶孔採用織帶環設計,張力略鬆,建議每次穿鞋時仔細調校鞋帶以確保穩固性。
中底
Cloudsurfer Max 沿用 Cloudeclipse 的中底組合:Helion Superfoam搭配雙層 CloudTec Phase 結構,中底縷空部分呈骨牌狀分佈,與Cloudeclipse無異。Cloudsurfer Max與 Cloudeclipse其中一個較明顯的分別,就是取消用於維持穩定性的 X 形 Speedboard並減低 Helion 泡綿硬度,目標是提供更柔軟腳感。
實測結果,Cloudsurfer Max 緩震表現優秀,幾乎完全隔絕地面衝擊,非常適合慢跑。本人體重大約60公斤,或未能「踩盡」Cloudsurfer Max厚中底,因此初跑時腳感略硬,累積約 30 公里後才逐漸變得軟熟,整體柔軟度與 Cloudeclipse 相約。Cloudsurfer Max定位為日常訓練鞋,因此推進力和回彈力非其強項。受惠鞋底弧形滾動設計,步伐過渡順暢,跑起來省力不拖沓。
取消 Speedboard 後,個人感覺 Cloudsurfer Max 穩定性略低於 Cloudeclipse,原因或是本人受傷後足弓力量尚未完全恢復,足弓比較敏感。不過 Cloudsurfer Max 作為中性跑鞋,其穩定性仍屬合格,短距離(10 公里或以內)跑步無明顯塌陷感,如對穩定性、足弓支撐有需求,長距離跑步時建議搭配鞋墊。
外底
Cloudsurfer Max 外底設計與 Cloudeclipse 相近。以大面積橡膠覆蓋鞋底主要受力區域。在雨後石屎路上實測抓地力可靠。經過約 100 公里跑步測試,鞋底未見明顯磨耗,但距離尚不足以評估長期耐久性。
整體表現與適用場景
Cloudsurfer Max 延續了 Cloudeclipse 「溫柔」特性,緩震力優秀、偏軟腳感,步伐過渡順暢,適合用於恢復跑或長課訓練(配速 5:30/km 或更慢)。對於追求速度的跑者(配速 5:00/km 或更快),Cloudsurfer Max 推進力稍顯不足,重量也略重,可能不是最佳選擇。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 Cloudeclipse 用戶曾反映中底會出現怪聲。根據其他鞋評,Cloudsurfer Max 因取消 Speedboard 已改善此問題。不過,我個人穿著 Cloudeclipse 和 Cloudsurfer Max 均未遇到怪聲,未能正確評價此變化。
價格與競爭對手
Cloudsurfer Max 的建議零售價為 HK$1490,不過 On 有外形搭救,即使價格偏高仍然有人為其買單(不過消費主流群體可能是日常使用,多於用作跑步。),假如你體重不算太重,不妨考慮 On Cloudsurfer 2,其重量和靈活度更具優勢且價格稍低。
其他品牌與On Cloudsurfer Max同類型的跑鞋,當然有更相宜的選擇。特別點名New Balance 1080v14,因為近期留意到這雙鞋的價格從原價 HK$1399 降至 HK$699,1080屬New Balance頂級緩震鞋,$699就可入手絕對值得考慮。

----- 廣告 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