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上回《[米奇中醫堂] 行山跑步雙腿痠軟之按穴自救法 (上)》
今次繼續分享取穴知識,包括踝部及足部:
踝部
昆侖穴(足部外踝後方,在外踝尖與跟腱之間凹陷處)
申脈穴(足外側部,外踝直下方凹陷處)
----- 廣告 Ad -----
解溪穴(足背與小腿交界處的橫紋中央凹陷處,在拇長伸肌腱與趾長伸肌腱之間)
照海穴(足內側,內踝尖下方凹陷處)
太溪穴(足內側部,內踝後方,內踝尖與跟腱之間凹陷處)
踝關節又稱矩小腿關節,以上穴位有助舒緩踝關節附近的內側韌帶(三角韌帶)及外側韌帶(距腓前韌帶、距腓後韌帶、腓跟韌帶)的拉傷疼痛症狀
足部
湧泉穴(足底部,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在足底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後端連線的前1/3折點)
公孫穴(足內側緣,第1跖骨基底前下方凹陷處,拇展肌中)
然谷穴(足內側緣,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際處,在公孫穴後1寸)
太沖穴(足背第1-2跖骨間隙的後方凹陷處)
以上穴位有助舒緩足背及足底的肌肉痠痛症狀,足背肌包括足拇短伸肌、趾短伸肌;足底肌分為內側群、中間群、外側群等肌群。
*米奇醫師為執業女中醫師
原文載於 澤聲中醫
更多:
Fitz.hk Facebook專頁
[米奇中醫堂] 行山跑步雙腿痠軟之按穴自救法 (上)
[米奇中醫堂] 膝部脂肪墊勞損
[米奇中醫堂] 足浴泡腳的好處
[米奇中醫堂] 扁平足與足底跖筋膜勞損
米奇醫師@Fitz.hk
Fitz Life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