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idas 於2024年推出了 ADIZERO ADIOS PRO EVO 1,叫價$3,999但只可應付一場全馬,教一眾跑者只能「望鞋輕嘆」。後來 adidas 以 ADIOS PRO EVO 1 的設計語言,推出一雙無置入碳板的「平民版」ADIZERO EVO SL,價錢和性能都是我等平凡跑者所能應付,所以一推出立刻入手。
基本參數
鞋重 | 左腳209g,右腳213g(US8) |
中底厚度 | 腳跟39mm,前33mm |
足跟差 | 6mm |
中底物料 | 全掌 Lightstrike Pro |
推進板 | 沒有 |
穩定支撐 | TPU 抗扭片 |
鞋面物料 | 工程網布 |
外底物料 | Continental 馬牌橡膠 |
測試場景
里數 | 約50公里 |
訓練內容 | 輕鬆跑、節奏跑、間歇跑 |
配速 | 1. 輕鬆跑: 約6:00/km 2. 節奏跑: 約4:45/km 3. 間歇跑: 約3:50/km |
中底
Adizero EVO SL 中底採用全掌Lightstrike Pro,甫上腳第一印象覺得它與 Adios Pro 3 極相似。後來看到專業鞋評Runrepeat透過顯微鏡觀察,EVO SL中底物料結構與Adios Pro 3完全一樣,因此可相信EVO SL中底與上一代頂級賽鞋Adios Pro 3同級,兩者厚度僅差1mm (Adios Pro 3中底腳跟40mm,前掌34mm,足跟差同為6mm),較大分別只在於 EVO SL 沒有置入板材。
受惠於厚中底,EVO SL 緩震感很強,腳感略軟但因中底回彈力強、反應迅速,速度上表現雖不如競賽級跑鞋,但 EVO SL 絕不比置入碳板的競訓鞋遜色。鞋頭翹起設計,EVO SL 沒Adios Pro 3 或 Pro 4般「激進」,因此推進不如競賽鞋澎湃暴力,但步伐過渡更自然,沒有被人從後推着跑之感,間歇跑後也沒有出現小腿繃緊,以我凡人之軀亦能駕馭。
穩定性方面,EVO SL 於中底嵌入一小塊 TPU 抗扭片,惟因中底偏軟且鞋底觸地面積較少,穩定性支撐力僅屬一般。除非具備良好觸地技術及一定步頻跑速,否則穿上EVO SL會有不穩定之感。特別我這類足弓偏低的跑者,穿上 EVO SL 慢跑時重量會容易集中於足弓內側。就我個人實測,穿上 EVO SL 最慢也要跑5:30/公里,不然對足弓會有較大負擔。
----- 廣告 Ad -----
鞋面包覆及穿著感
EVO SL 重量在競訓跑鞋中算輕盈,包覆偏向輕盈靈活:鞋領填充較少,後跟板未有特別加固,鞋舌屬薄片型且沒有舌翼與鞋身連接,進行間歇跑實測時鞋舌出現移位情況,算是美中不足的一點。另外 EVO SL 鞋帶採用較幼細的扁身設計,即使沒有用跑手結亦屬穩固。
EVO 鞋面網布很薄,透氣度很高,包覆感貼合腳面而不壓腳背,恰到好處。儘管無練習鞋的強烈包覆感,穿上 EVO SL 整體算是舒適。若鞋舌沒有移位,那就會有更好的穿著體驗。
外底
----- 廣告 Ad -----
EVO SL 外底採用 adidas 頂級配置 Continental「馬仔底」,包覆主要分佈於鞋頭及鞋跟。雖未有實際在濕滑地面測試,但我對「馬仔底」抓地力極具信心。惟包覆厚度僅0.6 mm,耐久度令人稍為擔憂,需進一步觀察並後續報告。
綜合心得
整體而言,EVO SL 是一雙稱職有餘的競訓跑鞋:緩震回彈出色、步伐過渡流暢,而且對雙腿肌肉負擔較輕,稍有經驗的跑手應能輕鬆駕馭。包覆穿着感不俗,惟需解決鞋舌移位的問題。
至於適用範圍,則取決於跑者程度和訓練需要。以本人為例,EVO SL 於我而言十分適合用於節奏跑、間歇跑,甚至以我比賽配速每公里4分30秒 4分45秒的程度,其實用來作賽鞋也無不可,慢跑或長課則不太合適。對菁英跑手而言,EVO SL 應該是一雙十分全面的「萬金油」,適用於不同強度訓練 (畢竟菁英的輕鬆跑配速至少都會在5:30/公里內)。訓練有 EVO SL、高強度課和比賽有 Adios Pro 4,僅需兩雙鞋即可實現 adidas 跑鞋的簡單輪換。至於新手跑者,EVO SL 或非最佳選擇,因較慢配速下難以感受其優勢,建議先從更適合初階跑者的訓練鞋比如 ADIZERO SL 2 (可應付較高強度) 或 Supernova Rise (偏向日常輕鬆跑)這兩個更經濟且合適的選擇。
價格與入手建議
Adizero EVO SL 建議零售價為 $1199,配偏 Adios Pro 3 同級全掌 Lightstrike Pro中底及 Continental「馬仔底」,即使原價入手亦物有所值,若能找到折扣則更具吸引力。惟購買前務必試清楚尺寸,以確保最佳穿著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