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報喜斑粉蝶常見於香港市區,因有「春之將至」的報喜兆頭而得名。
每年初春,在香港市區都可能會碰到一群色彩斑斕的蝴蝶 — 報喜斑粉蝶。這群翅膀點綴著紅黃白斑點的蝴蝶,因拉丁種名首兩個音節「Pa si」的中文譯音而得名,象徵著春回大地的喜訊。港台節目《大自然逐樣解3》透過高清鏡頭,帶領觀眾深入觀察牠們的生命週期,揭開香港粉蝶科的神秘面紗。
深冬初春是報喜斑粉蝶的繁殖高峰期,成功交配的雌蝶會在寄生植物桑寄生上產卵。雌蝶會將卵一排排整齊排列於葉面上,孵化的幼蟲會繼續成群聚居,用以嚇退天敵,同時也能避免在遇到像鳥類般較大型掠食者時全軍覆沒。

雌性報喜斑粉蝶會在寄主植物桑寄生上產卵,黃色的細卵一排排整齊排列在葉面上。
----- 廣告 Ad -----
可是報喜斑粉蝶的生存之路還是難逃寄生物─絨繭蜂的魔掌。絨繭蜂幼蟲會寄生在粉蝶幼蟲體內,藉著宿主粉蝶幼蟲的保護和營養,完成結蛹孵化,最後殺死宿主。寄生物與宿主之間這種擬寄生的關係,展現了自然界殘酷的一面。然而,大自然有其巧妙的安排,鏡頭追踪到山雀啄食絨繭蜂蜂蛹的瞬間,揭示了生態鏈中「一物剋一物」的平衡定律。

絨繭蜂幼蟲會寄生在粉蝶幼蟲的體內,讓粉蝶幼蟲成為自己的「保護傘」。

雌蝶會將雙翼攤平、腹部提起,示意拒絕不合心意的追求者。
港台電視31《大自然逐樣解3》節目中,綠色力量環境事務經理盧詠鋒深度解析香港粉蝶的生態、習性與和有趣知識。想知道如何辨識香港常見的粉蝶種類?粉蝶在求偶過程中又有甚麼「吃檸檬」的趣事?而一般市民怎樣能成為「蝴蝶普查員」?就要留意節目內容了!
* 香港電台製作十集半小時雜誌式生態節目《大自然逐樣解3》,介紹本地生態環境與不同物種,包括鴨仔、粉蝶、鷺鳥、燕子、河蝦、蜂類、石斑魚以及野草等,並邀請到本地生物教育專家,與觀眾共同探秘各種生態疑問。節目由5月3日起逢星期六晚上七點在港台電視31播出。
圖: 香港電台
節目監製:夏桂昌
文:鄭麗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