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9在阿塞拜疆巴庫舉行,聚集近200個國家參與,探討應對氣候危機的方案。
近年來,極端天氣事件愈發頻繁,從美國加州山火到中國廣西洪水,全球各地不同群體和階層均無一倖免。科學家多次警告,氣候變化將帶來更嚴重的氣候災難,國際社會必須加快減碳步伐,以避免更大的生態和經濟危機。然而,面對此現實,人類應如何應對?一般市民又該如何自處?即便是像我這樣長期研究氣候變化的人,也不時感到迷茫,甚至對未來悲觀。
這股無力感促使我向監製提議製作氣候變化為主題節目,旨在普及議題,並與觀眾共同尋找緩解方案。我們順利開拍一連四集《氣候全面體》,內容圍繞我在杜拜參與第二十八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 (COP28) 的見聞,加上一段斐濟親歷氣候衝擊的旅途。記得拍攝結束當天,我和主持拍檔劉焯文說:「有緣再會。」雖然口裏這樣說,心裏卻覺得大概不會再見,畢竟製作第二輯的機會微乎其微。沒想到數月後,監製突然聯絡我,詢問是否有興趣一同前往阿塞拜疆直擊氣候大會的談判。我既驚喜又期待,毫不猶豫地答應了。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再次以說故事的方式實踐氣候變化教育。

能源轉型是全球關注的氣候方案,中國與阿塞拜彊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展開了龐大的綠色能源合作計劃,位於戈布斯坦的太陽能光伏發電站是當地首個大型可再生能源項目。
氣候峰會在《氣候全面體2》佔據的篇幅遠超第一輯,當中最大的挑戰是將充滿科學術語的國際峰會轉化為引人入勝的內容,並扣連香港環境政策相關的重點,拉近與觀眾的距離。我內心也有些矛盾:氣候峰會連續兩年在石油生產國舉辦,究竟還有多少意義?今年更面臨地緣政治的劇變。就在峰會舉行前一週,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並揚言要退出《巴黎協定》。因此,除了紀錄國家元首就升溫目標和氣候金融的談判,攝製團隊花了更多時間聚焦香港以至全中國的氣候工作。拜訪中國駐阿塞拜疆大使館及中國企業參與其中的阿塞拜疆最大規模太陽能發電站是特別難忘的經歷,讓我深入了解中阿雙方的一帶一路綠色發展。
至於在COP29上,參與的香港代表出乎意料地多,而且來自多元的專業領域。例如,香港城市大學帶來的教育代表團當中包含大學教授、投資教育的基金代表、中小學校長等,共同謀劃香港的氣候變化教育框架。我希望能將香港人才濟濟的畫面融入節目中,於是提議在群組內召集香港代表拍攝大合照。起初,回覆訊息的人寥寥無幾,我們擔心最終效果會不盡如人意。幸好,消息在群組內迅速傳開,最終竟有二十多人參與合照,並趁次機會交流會議所思所學。這一幕令我感觸良多,被強烈的社區意識和凝聚力深深打動,也為我注入希望。正正是這份跨界合作的精神,才得以成就有效的氣候行動。我們當天更認識了一位小學校長,並在回港後有緣安排到訪她的學校,與學生們分享氣候大會的重點,並一起玩以低碳生活為題的康樂棋。玩過後,學生們都紛紛搶著回答日常生活中可以如何減低碳足印,用行動實踐對地球的愛護。這些小孩就是我們未來的希望。
----- 廣告 Ad -----

氣候教育,可以從遊戲開始,慢慢培養孩子對低碳生活的認識。
《氣候全面體》系列節目讓我深刻體會到,儘管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巨大,但只要各界齊心協力,依然能找到應對之道。我們不僅希望說好氣候變化的故事,更期望節目能發揮公眾教育的力量,激發觀眾參與氣候變化行動。氣候變化影響全球命脈的議題,對脆弱地區的人民更是生死存亡的危機,需要國際社會共同努力。香港作為國際城市,亦應積極參與其中,貢獻自己的力量。我們不需要一個完美的環保份子,而需要成千上萬人累積微小的綠色行動。隨著科技發展,環保不再是便捷的取捨,更可改善健康、提升效率,讓我們一起實踐不完美的環保生活!
----- 廣告 Ad -----
想知道更多,記得留意港台電視《氣候全面體2》!
節目介紹:《氣候全面體2》
本節目走訪於阿塞拜疆巴庫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9),並介紹香港不同領域的可持續發展議題,了解平衡環境保護、經濟增長與社會共融的未來趨勢。一連四集的節目將於2025年2月9日(星期日)起在港台電視31播放,時間為晚上九時至九時半。
圖文提供:香港電台
撰文:鍾芯豫 (節目主持人、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