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by 香港棄龜關注組 on Monday, April 5, 2021
清明節前後,再有動物保護團體發現於大埔碗窰山澗發現大批棄龜。香港棄龜關注組日前於上址救出約40隻棄龜,令關注組嘅工作不勝負荷。
發現嘅烏龜品種屬巴西紅耳龜,喺一般嘅水族館可以買到。雖然呢種烏龜較為「粗生」,不過咁多烏龜被棄置在一個細小區域,糧食同生活地方嚴重不足,亦對原生動植物有極大傷害。
而且,倖存烏龜亦罹患各種疾病:爛甲,腸炎,肺炎,有啲甚至性命垂危。部份烏龜嘅龜殼更被人寫上紅字,漆油有機會令烏龜患病。而烏龜因為生活環境擠逼,引發佢哋互相攻擊,部份烏龜因此而死去,剩番個空殼,情況相當可怕。
Posted by 香港棄龜關注組 on Monday, April 5, 2021
放生外來物種引發生態災難
台灣嘅放生習俗比香港更普遍,台灣政府於十多年前已關注問題。當地官員發現,放生動物通常會大量死亡,而外來物種因為放生而進入當地生態圈,會直接威脅原生物種,甚至滅絕當地獨特生物嘅獨有基因。台灣獨有雀鳥烏頭翁,就係因為與外來嘅白頭翁雜交,而令烏頭翁喪失其原始基因。
大埔碗窰發現嘅紅耳龜,絕對唔屬於香港原有動物,佢哋喺天然溪澗生活所帶來嘅影響,暫未有詳細研究,但若果生態遭到破壞,要回復本來面貌相信絕不容易。
放生變殺生,祈福變折福
近年台灣政府多年前嘅報告指出,「放生」已變成一門生意,對信眾以至公眾造成一定損害:
- 不法商人為供應放生信眾動物,以非法手段濫捕野鳥、海龜等野生動物,加速野生動物的滅絕
- 「放生」後嘅動物,離開原來的生長環境,常因適應不良而死亡
- 放生會影響自然生態,為害當地原有物種
- 不法商人將放生嘅野生動物捉回,再度售予別人「放生」,致形成重複傷害與欺瞞行為
有宗教人士提醒信徒,如果希望積善積福,唔一定要放生,可從日常生活著手,例如搶救野外受傷或瀕臨絕種嘅野生動物,以及身體力行,教導大眾停止非法獵捕及販賣行為等。
香港棄龜關注組
香港棄龜關注組 關注本地棄龜問題,佢哋為棄龜尋找主人,教導公眾棄養動物等問題,令社會大眾重視生態環境,以及動物權益。
據了解,呢次大埔碗窰棄龜,令關注組嘅工作百上加斤。佢哋呼籲公眾積極參與其義務工作,以紓緩關注組壓力。此外,關注組亦會定期舉辦開放日,為棄龜尋找主人。
Posted by 香港棄龜關注組 on Monday, April 5, 2021
----- 廣告 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