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去的清明假期,內地興起一股露營熱。《長江日報》報道,湖南一個草原露營場單日遊客突破3萬人,較去年同期增長25%,露營消費活動持繼升溫,根據《中國經濟網》》數據,2024年中國露營市場規模約2139億元人民幣,預計2025年將增約2500億元。
疫後戶外需求上升
疫情改變了內地民眾的出行模式與生活習慣,戶外活動因相對安全而受到青睞。近年民眾出行旅遊都選擇短途、低密度的戶外活動,露營成為一項十分受歡迎的活動。
2023年中央政府推行「綠地共享試點」,開放各城市的公園供市民露營。《羊城晚報》以此為主題,探究廣東省的共享情況,當中以深圳發展得最為完善。
----- 廣告 Ad -----
根據統計,23至40歲的中青年群體成為露營消費的主力,他們近年對「輕奢露營」 (Glamping_ 特別鍾情。此外受惠於社交媒體的推動,亦令露營活動成為年輕人活動,他們都樂意到郊野打卡,向親朋好友展示其生活品味。
產業鏈迅速擴展
面對市場機遇,企業亦積極配合。截至2025年3月,全國露營相關企業已達11萬家,當中包括國內品牌牧高笛 (Mobi Garden) ,國際品牌如 The North Face 等,亦有原本不涉足露營的品牌亦加入戰團,例如運動品牌李寧,推出帳篷與露營服飾;旅遊平台攜程推出「露營計劃」,為客戶預訂營地。
不過,露營活動並不單是經濟活動。露營是一項融入大自然的活動,不應是消費大自然。中國內地興起露營活動,亦應該要教育露營人士去保育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