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tz LogoFitz LogoFitz LogoFitz Logo
  • 運動
    • 跑步
    • 越野跑
    • 行山
      • 行山路線
        • 西貢
        • 新界中
        • 新界北
        • 新界東
        • 新界西
        • 離島
        • 九龍
        • 香港島
        • 海外
    • 健身
    • 單車
    • 游泳
    • 三項鐵人
  • 活動及比賽
    • 香港比賽時間表
    • 本地活動及比賽
      • 長跑及馬拉松
      • 越野跑
    • 海外馬拉松名額
  • 生活
    • 露營
    • 旅遊
    • 校園
    • 飲食
    • 保險
  • 裝備
    • 一般裝備
    • 跑步裝備
    • 行山裝備
    • 單車裝備
    • 能量補充品
    • 露營裝備
    • 拍攝裝備
    • 穿戴裝置
    • 手機App
  • 聯絡
    • 聯絡我們
    • 短片製作及商業攝影
    • 網站簡介
  • 聯絡我們
  • 短片攝影
  • 活動策劃
  • 商業合作
✕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街坊體育會] 雞肋政策 完善設施

            • 主頁
            • 所有文章 Posts
            • 運動 Sports
            • [街坊體育會] 雞肋政策 完善設施
            何駿傑 2020-05-11

            字 Decrease font size. 字 Reset font size. 字 Increase font size.

            由左起《街坊體育會》主持人何駿傑、西環體育會桌遊棋藝組負責人李偉文、西環體育會桌球、乒乓球、保齡球組負責人馬肇堅、《街坊體育會》-主持人謝振康

            良伴知己,工餘放鬆,即興訂場,舒展歡樂,球館滿額,關閉維修,興致勃勃,無奈而歸,公園設施,敬惜共享,標示禁玩,漠此規則,踏破損壞,實欠功德,條封數月,放縱自私,賽事勝利,掌聲悅耳,熱情高漲,爭撥資源,冷卻淡忘,出言侮辱,目光短視,不進反退,二零一七年中西區人口約二十四萬,區內有五座室內運動場及兩所游泳池,西環體育會桌遊棋藝組代表李偉文及桌乒齡球負責人馬肇堅皆指體育設施數目尚足夠,前者感政府少撥資源助本地體育發展,如全港運動會宣傳少,難提升活動關注度,「區隊只設足球、田徑和羽毛球,其增籃球及排球,加強區內體育競爭意識,拓展精英運動員選拔空間」,後者直言欠煙草廣告商贊助使本地足球發展停滯不前,「九十年代中前發展蓬勃,常辦外隊邀請賽,大量廣告推廣,入場人數逾萬,惟體院解散足球部,加上法例禁制贊助,一池死水,裹足不前,大部分英國人知英超,或香港人不知何謂港超」。

            體育競技樂趣多,政策不通常蹉跎,尸位素餐欠遠見,砍掉重新展光芒,李住石塘咀二十七年,孩童去卑路乍灣公園瀡滑梯兼爬鋼梯,中學到上環卜公花園,佐治五世公園及沙倉球場踢波,往科士街球場且第三街公園打籃球,更赴柴灣和元朗室內場打羽毛球,曾試打室內籃球場,惜場缺價高非每次成功預訂,「小時去公園較多本地家長,律己以嚴,愛護公物,近年晚上中山公園游泳池外見體能教練教健體動作,間中使用兒童遊樂場設施致損毀,且沒通知場地管理員,此風不可長,另擬美式桌球比賽碰官方活動,擇日改期。常訂前西區裁判法院活動室作親子桌遊同樂,該家長獲會方授權並得民政署知悉取場紙副本簽場,惟紙上訂場者與取場者名字不同,害怕冒認,爭拗不絕,場地空盪,時間延遲,飛奔親簽,制度僵化」。馬悉西區公園體育會修繕為中山公園體育會,因建堅尼地城站,將士美非路游泳池遷至近卑路乍灣公園,「本身愛打桌球,區內只得士美非路體育館設美式桌球枱,場地由壁球室改建保留玻璃門,球打出枱外擊門定添危險,球枱絨面長期破爛並佈滿球痕,杆頭脫落,部分內碎,杆頭擦磨蝕殘舊,球面凹凸欠平滑及不清潔,訂羽毛球場者眾,要早上七點前輸入資料才有機會成功預訂,場跟籃球共用打蠟,易滑倒受傷,共用球拍質素差,桿曲重身,拍線鬆掉,球甩毛,膠球難掌握力度,網破洞,球網中穿過,乒乓球拍膠面脫落,其應加強教育,購新保養,公園鞦韆鐵鍊應穿鐵孔銲接,曾見只人手綁實,應具同理,考慮安全」。

            狹小空間,地盡其用,李表示香港人愛打羽毛球,即使加場亦不能滿足需求,「想置室外運動場,職業運動員在室外場練習,避免與業餘爭場,其實政府應撥款保障運動員生計,收入及退役生活,這才吸引有志者加入」。馬則建議區內建英式桌球室和保齡球場,更對體育館樓宇高度大感不惑,「明白資源有限,亦要執行推動,在港九各建一座多層室內運動場,各場獨立分類,讓運動員獨立訓練,避免現籃球場打羽毛球,政府項目由籌備到完成最多花五年,減少程序,協力發展,如小輪車熱潮漸退才建成車場,欷噓萬分」,社區體育,和洽共融認識,若得佳績,增添身份認同。

            ----- 廣告 Ad -----

            香港電台「社區參與廣播服務」節目《街坊體育會》節目介紹由一眾西環街坊所成立的體育會,帶領聽眾認識區內的行山路線、泳棚及其他體育設施,當中可見區內人情味濃厚,街坊彼此熟絡且樂於互助。

            節目逢星期日晚上10時半至11時在港台普通話台 (AM 621/FM 100.9跑馬地、銅鑼灣、灣仔、屯門北/FM 103.3將軍澳、天水圍) 播出,節目重溫請瀏覽 cibs.rthk.hk。

            分享
            何駿傑
            何駿傑
            何駿傑,珠海學院新聞與傳播學系學士,香港大學中國歷史研究碩士,AM730前飲食版專欄作家,蘋果日報前副刊記者,前香港數碼廣播有限公司節目主持人及製作人,香港電台社區參與廣播服務節目主持人及製作人,立場新聞專題作家,中學和小學前校園電台及電視台導師,香港資優教育學院課程導師。

            請飲咖啡 支持我們

            © 2025 by Fitz Group Limited | All Rights Reserved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私隱政策
            • Team HNR
            • 9 Event
            • LINE Today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