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參加樂施毅行者,過咗針山之後,都會聽到人呻:「呢個麥理浩咩人嚟架,做乜咁衰起條麥理浩徑?!」2020年5月27日,係麥理浩逝世20周年,今時今日香港風雨飄搖,更令人懷念呢位帶領香港蛻變為國際大都會嘅領導人。
要數麥理浩對香港嘅貢獻,馨竹難書,隨口講都有一大堆: 成立ICAC、確立公共房屋政策、推行九年免費教育、推行中文教學、發展新界新市鎮、興建地鐵、建立完善交通網絡等。對大家喜愛郊野嘅朋友來講,更唔可以唔提佢嘅郊野政策。
訂立《郊野公園條例》
郊野公園概念,係源自英國。英國政府於1970年代根據《Countryside Act 1968》,陸續喺英格蘭及威爾斯設立郊野公園,既鼓勵市民享受郊野,亦保育郊野地區。麥理浩參考英國嘅做法,於1976年通過《郊野公園條例》,在公園興建設施以方便市民郊遊,亦防止過度開發鄉郊地區,保育生態及鄉村文化。
時至今日,郊野公園佔香港總面積40%,共32個郊野公園,17個特別地區、5個海岸公園,以及1個海岸保護區。
----- 廣告 Ad -----
建立麥理浩徑
麥理浩徑喺1979年建立,最初係訓練英軍之用,而呢位港督亦喜愛行山,唔少路段佢都有行過。多年後有香港史專家推斷,因為當時中英關係好差,麥徑亦係軍事防線,防止中國共產黨進入侵香港。
時至今日,麥理浩徑亦係世上難得一見嘅山徑,佢既橫跨郊野同市區,亦穿過多座九龍新界嘅主要山脈: 由西貢嘅西灣山、雞公山、馬鞍山,至新界中九龍中嘅大老山、飛鵝山、獅子山、畢架山,最後就係令人聞風喪膽嘅針山草山大帽山。
因麥理浩徑嘅成功,之後幾位港督亦於港島及新界,設立多條長途行山徑,包括港島徑、衛奕信徑以及鳳凰徑。
----- 廣告 Ad -----
興建萬宜水庫
1970年代,香港食水唯一來源係本地水塘 (當時無東江水),興建萬宜水庫係為咗解決香港食水問題。萬宜水庫係一項巨大工程,興建水庫時要將西貢糧船灣和西貢半島東部之間的海峽以水壩圍繞,抽出灣內海水而成為水塘。水庫耗資超過13億,總容量達600億加侖,係香港儲水量最大水塘。
水庫建成之後,亦納入郊野公園範圍。而萬宜一帶嘅奇特地質結構,多年後亦晉身為地質公園,是西貢一個重要郊遊地點。
如果唔係受惠呢啲政策,相信50年後嘅今日,香港嘅郊野會變得面目全非。
資料: 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