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連半馬比賽都沒有參加過的新手,竟然在連賽七週的最後一週,參加了一個42公里的全馬越野賽,現在想來都覺得神奇,只能用「撞邪」來形容。
真正「跑」起來的比賽,最長途只試過3月的Salomon香港之巔30公里,那一次在跑了20公里之後便因腰痛而表現大跌,明顯是體能和耐力未足以支持跑長程賽事。而由於要保留體力每週比賽,這段期間都不敢作太高強度的訓練,今次比賽前一週只做了一次上樓梯、少許體能和一次跑班練習。
由於一星期前小腿脛骨開始出現骨膜炎痛症,右大腿外側肌也腫痛,深恐影響表現,特地於比賽前吃消炎止痛藥及使用肌腱貼,再加上壓力腿套,希望比賽能不受痛症影響。既然參加了比賽就要盡力,沒有說出來的目標是6小時完成比賽,要達成目標就必須超越參加Salomon香港之巔時的配速,我真的能做到嗎?
5月1日比賽日的天氣其實很理想,天陰但沒怎麼下雨,不用擔心天氣影響表現。沒有爭取頭位上線,起步還是一貫的慢慢追上去,經過田下山、上下洋山到坑口,再經鴨仔山和鷓鴣山到井欄樹,頭20公里都非常順暢。早前試行比賽路線頭一段時,我給自己定下的指標是3小時內必須完成起點至鷓鴣山段,比賽時竟然兩小時多便完成了,頓時信心大增,心想6小時的目標有機會達成。
隨後經五桂山、炮台山來到將軍澳墳場,整段市區路段都沒有路標,我事前也沒有試行過這一段,這時候我緊跟著前面兩位師兄,深恐跟丟了會迷路。可惜我害怕的事終於發生,我們進入調景嶺後,完全迷失方向,團團亂轉了一會,完全找不到路標指引,最後還是要用手機地圖來找出前進路線,真慶幸我有預先將賽事地圖下載到手機。市區馬路始終是我的弱項,前面兩位師兄一直遠去,我卻只能慢跑。
回到坑口折返處後,要原路上山經上洋山、下洋山回到大坳門,這時賽道已過了一半,我也開始力有不繼,上山時不得不使用手杖輔助。到了孟公屋檢查點,竟然追上了領先女子集團兩位外國選手,不由得精神大振,但在稍後路段大腿開始抽痛,平路改為急步走讓大腿休息,下山就只能苦撐著跑。好不容易於下午13:45m到達大坳門,工作人員告知還有10公里路,趁停下來添水時自行按摩了一會,好像好了一點還可以跑起來,正想著堅持下去仍有機會6小時完成,開始跑著下坡馬路前往龍蝦灣郊遊徑,真正的惡夢來了:我的橫隔膜位置突然劇烈抽痛,痛得幾乎直不起身,只能停下來大力壓著痛處,聽到後面的腳步聲追趕過來,原來是剛才上山時超越了的外國女選手,她打氣說最後一段要撐下去,但我真的痛得只能步行。
對其他參加者來說,今次比賽的挑戰是泥濘下坡路段,大部分人都跌倒成了泥鴨,但我的挑戰卻是面對訓練不足的後遺症。明知自己準備不足,但好歹已經堅持到了這裡,除了繼續還有別的選擇嗎?我想起了早前讀過前璡有關長野馬拉松的分享:「練習不足,這是否就是我們可以降低要求,甚至想要臨陣退縮的藉口?」即使是不自量力,但我還是要付出最大的努力去完成自己的選擇。
----- 廣告 Ad -----
吸一口氣繼續急步走,沿著龍蝦灣郊遊徑登上大嶺峒,這一段路完全靠著意志力撐過去,用盡所有可用的肌肉力量,大腿不行了就由髖頂上,再不行就用小腿…幾公里的路,我初次發現自己竟然慢得不比郊遊人士快,終於撐到下坡,大腿仍然抽痛,但我管不了這麼多,多痛也要跑著下山。回到大坳門檢查點,真正痛得走不動了,工作人員告知我應該是女子第三名,叫我加油完成最後4公里。站著按摩了幾分鐘後,試著小跑竟然還跑得動,於是再起步跑向清水灣沙灘。
回到大坳門路上坡馬路,意志力已經所餘無幾,唯一驅使我繼續前進的是馬路口攝影師的說話:「你是第四位女士,前面三位都是外國人!」6小時完成已經不可行,捍衛華人女子頭一名成了新的目標,急步完成上坡路後,再次不顧大腿抽痛飛奔下坡,衝回終點,最終完成時間是6小時21分,得到組別第三名和全場女子第五名(被攝影師騙了)。
今次比賽是一個很好的經驗,令我發現原來意志力有多大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經過七週八賽的考驗,我對自己認識更深,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之處,也累積了面對逆境的經驗。的確,跑步就是一點一滴的累積,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絕無一步登天。偶然一次僥倖取得的成績不能說明甚麼,想進步就得持之以恆的努力,看看身邊的高手,他們的成績背後付出多少汗水,默默不懈的練習,不以成績為傲,只求突破自己,這就是值得學習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