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星期六凌晨,城門水塘,筆者聽到有二人對話:
A:「唉,行得咁慢,阿XXX又似係爆咗偈咁樣,要sub-28睇怕無乜可能……」
B:「既然係咁,不如剪帶啦。」
A:「但係阿隊長開口埋口話乜鬼毅行精神,共同進退喎,點開口喎!」
B:「總之詐肚痛詐腳痛點都好啦,趁城門呢到容易搵車搭,快啲決定,唔係上咗針山就唔使走……」
呢兩位「毅行者」結果有無走人,有無呃佢個隊長,我不得而知,因為我根本聽唔落去。
原本嘅毅行者,係尼泊爾藉軍人為咗幫家鄉籌款嘅慈善步行活動。市民喺英軍嘅協助之下,完成一個軍隊嘅訓練項目。始終,100公里嘅步行距離一般人難以達到,完成毅行者本身已是一項壯舉。而且,毅行者亦講求四人合作無間,最初甚至有隊員退出之下,餘下隊員亦唔會有證書。所以,中文名「毅行」,就係以毅力先行,參加者唔需要講快,最重要係要四人互相扶持,完成呢100公里。
回歸後嘅毅行者,仍然保持住一個慈善步行活動嘅氣氛。山野之上,參加者都會互相鼓勵,互相扶持,甚少有競爭氣氛。甚至喺檢查站,互相禮讓嘅情況亦甚為常見。
----- 廣告 Ad -----
不過,唔知由幾時開始,唔少參加者將毅行者變咗做「山賽」、「越野賽」,大家以時間先行。又唔知由幾時開始,竟然有 sub-20、sub-24、sub-30 呢啲講法,做唔到 sub-24 又話要復仇,甚至好似上面兩位參加者咁,做唔出理想時間,竟然有放棄念頭。
其實,毅行者之所以叫「毅行者」,應該係以「行」為先。參加毅行者而追求時間,對筆者而言可以話係走火入魔。
又或者,追逐時間呢個件事,已經成為社會現象。毅行者只係反映呢股社會風氣。而另一個歷史悠久嘅慈善步行活動「苗圃行動挑戰12小時」,亦唔記得由幾時開始,改咗名叫「苗圃挑戰12小時慈善越野馬拉松」,開宗明義同你追時間。
其實,想挑戰自己追求成績,本地仲有大把越野賽可以參加,大家根本唔需要參加毅行者吖。
----- 廣告 Ad -----
希望毅行終點前面嗰個計時器,可以有一日會取消,參加者可以攜手齊齊返終點。
(本文為讀者投稿,不代表 Fitz 運動平台立場)
Fitz連結: https://fitz.hk/?p=107920
Fitz Facebook專頁
Fitz Hiking 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