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藥物,身體也可以適應的。」
不少人對於高海拔也存有一個疑問和誤解,特別是前往聖母峰大本營的旅客,行前會相當擔心高山症的問題。希望這篇分享能夠讓你們明白。
一般人約在海拔2500米便有機會出現高山反應,高山反應的出現因人而異。隨著海拔上升,空氣中的含氧量會減少,在5000米海拔只會剩餘50%左右的氧氣。而長時間在低海拔活動的人,到高海拔的時候身體會因為氧氣不足而出現高山反應,嚴重者更會出現高山症引起的腦水腫和肺水腫,這個時候就會導致有生命危險。人的身體是能夠自我調節來適應低氧的環境,而高度適應也有不同的方法。
坊間也有人說:「運動員或體能優秀的人會更容易出現高山反應。」這是一個無知的謬誤,運動員之所以較一般人容易出現高原反應,是因為受訓練的身體對氧氣敏感,所以好快身體出現反應來適應高海拔的氧氣,而適應時會產幾種不適的反應,當身體適應後便能”打老虎”。 相反,一般人身體沒有良好適應力,要更長時間才出現反應,當一出現時影響更大,甚至已變成高山症。
2018年我和隊友攀登俄國的厄爾布魯士峰 (Mt.Elbrus),海拔5642米。在4000米露宿時,高山反讓的嘔吐如打 Lead 4 Dead (編按: 喪屍遊戲,中文名《求生之路》) 一樣,翌日清醒過來,收拾行裝下降至3800米休息,待出發攻頂。而隊友一直也狀態良好,最後我回復過後,5小時多完成攀登,隊友卻在5000米身體不適,回顧應該是高山反應的原因。
----- 廣告 Ad -----
何謂高度適應?
可以簡單介紹兩種方法:
Go High And Sleep Low
選擇可以即日來回的路線,先往較睡眠地方高600至800米的地方走上去,停留一段時間後再回去低600至800米的地方睡覺,在每準備爬升海拔一千米左右之前就進行一次這個方式。
- 優點: 對高度反應的程度不會太大,因為睡眠的時間是最可能出現高山反應,所以睡在較低海拔的位置會容易一點適應。
- 缺點: 整個高度適應過程緩慢,要花很多時間停留在高海拔。
Soviet High Altitude Acclimatization
一看到 Soviet 這個字就知道這方法一定吃力。從 Base Camp 出發,每天上升800米至1000米並且在那睡眠,直至到達比頂峰高度低500米至1000米的地方。然後,回到 Base Camp 休息至身體回復後,以一次性直接攻頂。(此方法已十分少人使用,因為對身體負荷十分大)
- 優點: 適應的時間相對較短,降低長時間身處高海拔對身體的消耗。
- 缺點: 高山反應的程度會大,要看看個人體質,什至有些人不能夠使用這方法。
以上的方式都是有助身體加速適應低氧,不過,不同人的體質也會對高山有不同的反應。什至有些人走到8000米也不會有高山反應,因人而異。所以,在高海拔更需要學習聆聽自己身體的狀況。
----- 廣告 Ad -----
這是我完美高度適應後,在5300米跑步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