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天氣酷熱,烈陽下行山實在唔太適合,所以唔少人都鍾意行夜山。不過,人類並非夜行動物,無論裝備、生理上、以至心理上,夜晚行山都需要作一番調節。
6個行夜山 Q&A
Q1: 裝備有無特別唔同?
其實同平日行山大同小異,不過幾點要留意:
- 頭燈或電筒: 行夜山必要裝備,記得帶支穩妥可靠嘅頭燈/電筒,仲要叉好電或帶備後備電池
- 風褸: 夜間郊外氣溫有機會急降,所以不妨帶多件風褸
- 背囊: 盡量唔好喺黑暗中開背囊搵嘢,一個唔覺意將背囊嘅嘢跌晒出嚟,未必可以搵得返。常用物品 (如地圖、指南針、手機、飲用水、零食等) 可放置於背囊外嘅儲物小格。亦即係話,行夜山嘅背囊,最好有多啲外面儲物格。
- 衣物: 避免深色,具備反光物更佳
- 零食: 夜晚氣溫較低,可食多啲零食以保存身體熱量,而且夜晚較易眼瞓,食零食可振奮精神
Q2: 行夜山有咩唔好做?
- 如前述,盡量不要在光源不足時打開背囊搵嘢
- 注意電筒 / 頭燈 嘅光線,唔好直射其他人嘅眼睛
- 為咗保持眼睛喺黑夜下之敏感度,行夜山盡量少玩手機
- 夜晚係唔少動物活躍時間,同夜行生物保持距離,唔使驚,亦唔好主動接觸
- 黑夜未必睇得清河流或海底嘅情況,盡量唔好落水,萬一跌落水就好麻煩
- 除非求救、迷路等原因,非不得已唔好夜晚走入村落,以免驚動村民或村內狗隻
Q3: 有咩技巧要注意?
- 規劃: 路線最好係山脊、空曠或視野較佳嘅地方,避免走入密林
- 行進時:
- 應以小隊形式進行,領隊押後,易於觀察及照顧全隊情況
- 應踏在前行者的落腳點上,以確保安全
- 應通知尾隨者要注意危險地方
- 利用聽覺補足視覺不足,如水聲、車聲或狗吠聲等
- 盡量捕捉可視光源,如碼頭、燈塔或導航燈,以確定身處位置和地點
- 應在可能範圍減弱電筒的光源甚至關閉電筒,將可視範圍擴大
Q4: 有咩安全要點?
- 行夜山較易迷路,應比日間行山較常核實位置
- 保持隊形,定時核實人數
- 與外界定時保持聯絡
- 注意隊員嘅體力情況
Q5: 有人話「黑泥、白石、水反光」,信唔信得過?
民間智慧有一定根據,可作參考,不過時而勢易,現今情況不盡相同;例如石頭都可以舖滿清苔而變得黑色,黃土山徑在夜晚亦不是黑色。所以,口訣雖然易記,但大家仍要小心每一步。
Q6: 行夜山係咪會危險啲?
任何行山活動,無論日頭或夜晚,只要唔遵守安全守則,都容易發生意外。行山活動當然有一定危險,不過只要依足守則,重視安全,對郊野謙卑,就算唔好彩發生意外,都有機會化險為夷。
----- 廣告 Ad -----
資料參考: 《山藝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