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近日勁多人上山活動,不論行山、露營、呃 like 打卡都場場爆滿,但連帶破壞和污染情況都好嚴重,真係鑊鑊新鮮鑊鑊堅。雖然以 Admin 老大既講法,「山野‧新聞庫」專頁可以記錄低破壞事件,但最終目的都係以教育為目標,因為鬧人可以隨時鬧鑊甘,但鬧完唔改都係冇意思,所以鬧完都要講番點樣改善,同時期望讀者會對保育有正面既睇法,呢個至係重點,所以今日會綜合近期常見既破壞事件,分析一下點解咁多人做出破壞行為。
以小弟既分析,山友都有唔同既背景同經驗,唔同年代既山友對登山活動都有唔同既方法,以 Admin 老大之前既分享,90年代或之前因為登山門檻較高,所以參與登山活動既人都會經過挑選,或者經過唔同既老手帶住去玩,質素會較高。當年大家對保育意識唔高,破壞行為係多,不過參與人數較小,可以靠自然修復去復元,所以果個年代通山都係野人,又爬樹又落水,玩乜都冇限制。
90年代之後,行山活動漸漸普及,MU (攀山總會) 都上軌道喇,所以接觸行山活動既人士愈來愈多,都有全港認可既山藝課程,想學行山技術都叫做有官方途徑,而漁護署既郊遊徑都做得好有系統,登山門檻減低。
直至00年至而家,電腦、手機開始普及,資訊爆炸既年代,因為手機可以處理唔少問題,例如查詢不同既行山資料、行程中隨時報告行蹤、電子地圖、行山 Apps 既幫助,所以對於大眾,好多事情都自學自用,本身唔識既人,查資料查到「好似」識咁樣,雖然互聯網的確可以學嘢,但對於實際運用為主既活動就唔係幾 work,例如行山就係其中之一,所以近年都出現咗唔少「偽行山專家」,做出不少「唔識扮識」既行為,到出事果事至知大件事。
以下列舉一堆山友做錯事既重點
- 根本唔識: 由此至終都「從來」冇接觸過行山活動,行山郊遊完全係即興,有機會係一次性冇下次,當然唔會諗保育或者去讀山藝班啦,對行山既概念咪係「喺郊外、有條路、上樓梯、落樓梯、返屋企……」,當然冇準備喺個山度需要應對既事情,例如飲食、衣著……通常都要辛苦幾次至會意識行山唔簡單;
- 唔識扮識: 呢類人通常出現於00年代之後,可以由唔同途經去吸取知識,就係唔跟個認可既師父或山藝班學習,原因可能覺得「車,我夠知道咁咁咁啦,駛鬼去學咩」,又或者跟過老手帶隊行過幾次山,會覺得「行山?! 不外如是」,之後就扮老手去帶隊,呢類人如果唔係去難度較高既路線,可能一直都冇問題,但唔識死去挑戰能力以外既路線就會好容易出事,我地新聞庫專頁都做過唔少相關既case。由於「唔識扮識」,所學所知唔夠全面,的確容易出現唔少奇怪行為,例如其中一張圖咁亂咁爬樹,如果打斜生長既樹,以槓桿原理分析,力點 (人) 愈離開支點 (根部) 和力點 (泥土) 愈遠,力量愈大,加重泥土負荷,有機會整冧棵樹,唔係講笑,而樹都有生命,爬得多都會有損耗,咪以為人爬我爬冇問題,爬得多都會影響樹木生長;
- 識扮唔識: 有些山友,雖然經驗豐富,但就諗縮數,諗住點樣去方便自己既行程,玩得盡興,例如去x位露營 (冇咁多人爭位)、隨地起營火 (慳咗個營火爐、燒柴既慳埋燃料……)、亂開 short cut、玩完唔清場就走……用盡方法方便自己,但就唔會愛錫環境,好仆街;
- 一早識、但時代褪色: 舊世代既行山活動,唔駛顧及太多保育問題,玩法又冇絕對既啱同錯,但而家個年代,阿豬阿狗都可以去行山,又有一堆「根本唔識」、「唔識扮識」、「識扮唔識」既山友,因為各自既原因令郊外環境超出負荷,根本唔可以再用以前既方法玩,否則個場玩到爛晒,唔可以修復,就冇得再玩。我都知人係有「習慣」,覺得幾十年都係咁玩,點解突然間冇錯既會變成有問題,咪因為時代係會進步,世界不經不覺改變,而情況又不可逆轉,所以行山都要與時並進,為咗大家都有得玩,係需要讓步,做人唔可以咁自私。
對於以上四類人,小弟可以俾少少意見大家,希望大家玩得開心又放心,又可以顧及其他人既感受:
- 大家有份,齊做負責任的人: 個山人人有份,所以要諗下點樣玩法令對其他人同大自然既影響最少,詳情可以參考「Leave No Trace 野外不留痕」既相關資料,唔想睇得咁長篇,「自己垃圾自己帶走」都得掛;
- 遠離人群聚集既地區: 留意邊個區域熱門人多既,可以避免使用,分散人流,唔會一嘢玩到個埸爛晒;
- 做人唔可以自私: 你玩得,人地都玩得,所以唔可以剩係諗自己開心,要顧及其他人;
- 與時並進,留意野外資訊:對於野外既標準,每個年代都有唔同既睇法,所以都要留意一下近年既標準係點,標準唔同既原因都有好多因素,例如舊既標準開始有問題或者情況改變,改下未必係壞事;
- 從正途學習登山知識: 行山可以好簡單,亦可以好複雜,自學門檻高,亦未必學得全面,喺呢個年代我會建議大家報讀山藝班,如果想以「跟師」方式去學都可以,前題係師父「真係有料」、「跟得上時代」,而唔係是但開個群組約人行幾次山果種「冇料扮高手」,如果跟著果個類以明皇既人就多多命都唔夠死。
近期「山野‧新聞庫」專頁係收到好多破壞資料,但一直都冇登,因為登黎都冇用,疫情之下既市民又好似慣咗每個星期去郊區鬥迫、鬥惡搞,所以 admin 老大提議專注喺分享文章度,用心寫一篇既影響力可能更大呢。
相關新聞: 蘋果日報 – 流水響逼爆 遊客身貼身 8人闖露營地飯敍 大媽踩上樹打卡
原文載於 The hiking Database 山野‧新聞庫
----- 廣告 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