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10至12月是馬拉松高峰期,中國去年在該時段的賽事,佔全年總場次近四成。不過今年10月份多個周末,全國多地馬拉松賽事出現大規模取消潮,截至10月16日,已有超過100場賽事宣布取消或延期,影響逾10萬名參賽者。在10月18至19日的週末,原定舉行但有變動的賽事超過20場。部分賽事在舉辦日前兩天才發布取消公告,令跑手措手不及。
央視批評揭示行業亂象
有內地媒體估計,馬拉松取消潮源自今年9月中央電視台一個新聞節目,節目中突然出現一段官方評論,指部分地方將馬拉松異化為「城市名片」工具,只為地方粉飾太平。
節目中以嚴肅態度指出,部分地方政府舉辦馬拉松賽事只為盲目跟風,賽事往往存在安全保障不足、資源調配壓力過大等問題。節目批評部分地方將馬拉松簡單視為城市形象工具,忽視賽事本身的安全保障能力。

央視節目嚴厲批評部份地方馬拉松賽事
縣區級C類賽事成重災區
在已公布取消的66場賽事中,以C類 (屬地方辦賽) 賽事居多,亦有個別B類、A類賽事受影響。當中廣東翁源半程馬拉松,於10月9日在中國政府採購網發布的終止公告中曾提及:「由於馬拉松政策新規,縣區級及以下的C類馬拉松賽事將全面停辦。」該公告內容其後被撤回。廣西融安半程馬拉松的取消通知,同樣提到「因馬拉松賽政策新規,賽事計劃進行調整」。中央政府取態如何,從這些聲明可見一斑。
----- 廣告 Ad -----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縣市在首次舉辦賽事亦被取消,至少5場未能如期舉行,其中3場已通過C類賽事認證。以廣西全州縣為例,該縣在2022年及2023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均提及「籌備半程馬拉松」計劃,但最終未能實現。

過去中國馬拉松賽事亂象頻生,例如有賽事車輛駛入賽道,阻擋選手
搜狐一篇著名文章,引述一名接近中國田徑協會的專家稱,大量賽事變動並非源於中國田協出台新規,而是回應國家體育總局的要求,以規範賽事管理、提高效率。該專家推測,各地是在對項目整體情況、安全風險等重新評估後決定改變計劃,並預計接下來會有類似「馬拉松新規」的正式文件出台。
此外,除了監管收緊外,各地財政收緊亦導致補貼減少,中小型賽事開始出現招商困難,更難以達到賽事安全等要求。
根據中國田徑協會主編的《2024中國路跑賽事藍皮書》,2024年全國共舉辦路跑賽事749場,總規模達1176.4萬人次,較2023年分別增長7.2%及14.9%。

----- 廣告 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