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首次舉行半馬比賽,三個組別共有8,000人參加。公眾除了關注發哥周潤發的成績,有不少人亦關心比賽水準。綜合各方面消息,比賽在安排及設施上,有以下不足之處:
1. 步行1.2公里至起點

博覽館至人工島的專用巴士 圖: 是日快快-巴士即日相
- 由登記至到達起步區的程序,相當耗時,加上博覽館位處本港偏遠地區,令參加者需要在凌晨出門,相當辛苦。
- 步行1.2公里至起步區,佔了21公里半馬比賽的6%。可說是未起跑,先消耗。
2. 流動廁所不足

無線新聞截圖
到達人工島之後,大批選手等候起步,但這範圍只有12個流動廁所,有人等了約一小時,亦有人等不及要在附近草叢方便。
----- 廣告 Ad -----
3. 橋面有空隙
以1:09:23 完成賽事的「香港男一」紀嘉文賽後向商業電台指出,比賽安排除了輪候時間、廁所數目有改善空間外,他們提出橋面不少路段的接駁位空隙較大,可導致跑手受傷。

香港男一紀嘉文 圖: 跑手堂體育會 Runners Athletic 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