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香港人, 香港的比賽怎會不支持, 要介紹一下 . . . 以自身及google有限所知, 哈哈~ 有錯請提點!
十公里賽事那些多如繁星, 這有機會再整理介紹.
標準馬拉松賽事 42km
香港馬拉松 (自1997年)
香港馬拉松一般都會聯想到渣馬, 因為這是極具代表性的國際賽事, 幾乎癱瘓了香港半數的主要交通, 讓跑手能置身在日常沒機會走到的高速天橋上. 封路這回事, 對這繁忙擠擁的香港可說是一項考驗, 未知是否這個原因, 渣馬以前全馬時限為5小時, 之後改為5個半小時, 到後來放寬到6小時. 跑往終點的賽道, 由幾乎寂靜無人的金紫荊廣場, 到會穿過銅鑼灣鬧市的維多利亞公園. 時至今年, 起跑之後更跑進人氣極盛的旺角, 雖然氣氛不似預期, 但至少總會有著人氣. 每年都總有人因大會的安排不周而說著要罷跑, 可那參加人數仍是按年遞增中.
中國沿岸馬拉松 (自1981年)
與之相比, 中國沿岸馬拉松跑在西貢萬宜水庫那郊野之地, 雖然是有點冷清, 還要留意進出東壩的車輛, 不過那賞心悅目的景致與清新的空氣可說是種回饋. 最讓人窩心的可說是回去終點的那一幕, 像國外賽事般有著司儀讀出衝線者的名字, 還有一排工作人員列陣鼓掌歡迎, 加上賽後的蛋糕及三文治, 感覺多了點誠意及溫情. 不過, 說穿了, 是因為參加者人數較易照顧, 服務自然周到, 就連報名考慮期限亦較長. 同樣是年初的賽事, 賽期與渣馬接近, 名氣更是被比下去, 路線重覆也減低了吸引力, 而且最為關鍵的, 是那賽事的難度, 那高低起伏可說是致命點又是賣點.
皇者之戰 (自2013年)
作為全港三個全馬賽事之一的皇者之戰馬拉松, 與之前提及的賽事相比, 賽道跑在慣常可以作練習的城門河及吐露港一帶. 看似平庸的路線, 但那參賽資格卻非比尋常. 首屆名額僅100名, 且要求個人最佳時間少於: 男子組為3小時30分及女子組為4小時, 難怪會名為”皇者之戰”. 發展至今, 名額已達一千, 要求亦有所放寬, 劃一為3年內個人最佳時間少於4小時45分. 個人而言, 這仍是夢想般的時限, 只怪懶之過, 唯有好好努力了.
全馬不足 半馬或以上 21km+
----- 廣告 Ad -----
同樣感覺令人奪命的石崗30 (自1999年), 因原意是馬拉松的預習賽, 所以賽程定在非全非半的30公里, 典型的沿路往返路線, 如果大會有意升級為全馬賽事, 這絶對會是全港最最最難的賽事. 雖然大欖涌水塘一帶的景色沒有特別吸引, 賽道亦大部份是引水道, 不過那經典的新界區村屋景緻, 在都市人的眼裡算是特別, 亦是人們不慣常會到達的地方. 完成賽事後, 可順道光顧在那邊的農場鮮奶作奬勵, 看龜餵羊, 突然變身遊客似.
因慈善之名, 令聯合國兒童基金慈善跑(自2006年)變得別具意義, 加上跑在夢幻似的迪士尼樂園旁 . . . 是的, 路線是跑在迪欣湖一帶, 而非樂園內, 不過起步時有看到米奇為你加油, 亦算不錯, 若太多卡通角色在, 恐怕會變成拍照活動多於跑步. 沿路景色優美, 加上大會的啦啦隊打氣義工都很賣力, 氣氛很好. 雖然半馬那6點多的起步時間是有點過早似, 可幸大會交通上的安排算周到. 同樣別具意義的, 可說是香港街馬@九龍東 (自2015年), 以連繫社區, 帶動青少年愛上跑步為方針, 雖然因時間不合而未能參加, 但看到活動宣傳都很活潑有趣的, 相當吸引, 是個令人期待的賽事, 如果他朝能成功舉辦真。街馬(全馬)便更好.也許香港真的太小了, 竟讓西貢北潭涌一帶變得如此受歡迎, 除了中國沿岸跑之外, 萬宜地質跑 20K (自2011年){*雖然今年改至19K, 就差那幾K亦提提吧}, New Balance Half Marathon (自2014年) 及勇跑地貌王 (自2015年)都在此舉行, 無非就為了讓你眼在天堂身在地獄. 還有那個只限機構參加的公益慈善馬拉松 (實際是半馬及十公里賽事), 也是連同中國沿岸跑當日在北潭涌舉行. 除此之外, 大尾督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綠色半馬拉松 (自1977年) 及美津濃香港半馬拉松錦標賽 (自1994年), 亦舉行於此. 不過美津濃半馬的時限為2小時15分, 這需要留意一下, 似乎是比較正經的賽事而非嘉年華似的歡樂跑. 以上賽事只能簡單帶過, 只怪尚未參加過, 總有機會吧.
挑戰極限 超級馬拉松 42km+
超馬一般定義為超過42.195km的賽事, 距離通常定為50km或100km. 這在香港的山野賽事較為常見. 若說是公路賽事則不多, 始終受地理所限, 所以都變相成為以倉鼠賽, 即在固定路線繞著走. 對跑者而言確實是沉悶的, 但景隨心造, 若是氣氛熱鬧, 有著很多觀眾在加油打氣, 應該可以鬥志滿滿的, 這很依賴大會的安排與宣傳的功架. 由於都是繞圈跑, 數著圈數而非一般賽事有著明顯的距離感, 所以比賽晶片的感應真的很重要. 如果有個人記錄儀作記錄或可作雙重保障. 人在累極時有著目標作寄託, 總算可以挨下去, 若計算錯誤, 不似預期, 那將會是痛苦的打擊.
超馬的另一個模式是時間賽, 在特定的時間內完成最多的距離, 這是良久以前在一位來自新加坡的跑友口中得知的, 她說很想要參加看, 似乎在新加坡是很火熱的賽事. 那時沒有再考究, 只覺這很神奇, 慣常都是以距離為目標, 若換作時間為目標, 那結果會是一樣的嗎? 感覺壓力似乎有大一點, 自律性要再強硬一點. 能走多遠似是沒有答案的開放問題, 在挑戰自己的無限大. 或許只是還沒有適應像這樣的比賽模式而已, 這樣子的逆向思維. 難怪那新加坡跑友會想要試試看.
雖然路跑在香港越見活躍, 走在潮流之中, 但會熱衷其中又雄心壯志的, 似乎還在培育中, 只能說人各有志. 很佩服那些會有意或曾參加 扶輪香港超級馬拉松50K (自2015年), 香港超級馬拉松100公里賽{亦有50公里} (自2015年) 及香港超級馬拉松 – 24/12/6 小時賽、5 小時接力賽、12/6 小時競走賽(2015年)其中的每一位, 沒有華麗的舞台, 只平實不造作似的與魔鬼邊鬥爭邊跑著, 那可說是體能與意志的終極挑戰.想要參加卻無奈不合參賽資格的, 大可以到場先充當啦啦隊支持一番. 他日若有幸上陣的話, 應該也會希望有人為自己加油打氣吧.
----- 廣告 Ad -----
齊來跑吧~
如果覺得挑戰超馬信心不足又想一嚐滋味, 那可以試試癲傻跑(自2014年), 這是全自助式的跑步活動, 環繞九龍新界, 距離由始創的180公里增加至220公里, 在擬定的路線CP及時間裡, 可自行隨意加入或離開, 沿路自行補給. 看似瘋狂, 卻還真的有人響應參與, 且越跑越熱鬧, 這應該是年度院友開放日的活動. 不為名次, 沒有証書, 單純因為對跑步的熱誠, 志同道合相聚一起, 癲傻跑一回, 看看自己能跑得多久, 跑得多遠. 正因為沒有規則, 沒有限制, 只自發而為卻又不退出的, 可能是真的癲傻了.
同樣是自發活動, 基於會慶, 每年4月30的長跑網會員都會有個青公約跑(自2007年), 由荃灣跑至屯門約17公里. 聞說沒跑夠的可再往回跑, 跑後還會一起用膳, 那場面應該十分壯觀, 像是飲喜宴似. 受惠於網絡科技, 自行組織跑步活動變得更容易, 像正規賽事般的規模及人數, 就只差認証而已. 只是輕鬆有輕鬆的玩, 認真有認的玩, 小型賽有小型的溫馨, 大型賽有大型的熱鬧. 同樣的事情, 不一樣的玩法, 這挺有趣.
近期意外發現港大 「聖莊」環島跑 (自1984年), 夜裡挑戰38公里的環島跑, 本是莊員自發的籌款活動, 發展至今成為聖莊的傳統活動, 更吸引校友及其他人(限額)參加. 也許是那「環島」與「夜間」的字眼關係, 感覺很特別亦不常見, 若有機會定必參加. 其實以上提過又未參加過的賽事都很吸引, 這需要好好計劃及安排才可呢~ (還有很多山野賽的說)
因為好奇, 所以才會開始, 因為喜歡了, 所以才越陷越深, 不能自拔.
這你應該懂的, 不是嗎? 哈哈~ 是時候出去走走了!
原文載於去吧!活著便精彩博客
更多:
Fitz.hk Facebook專頁
[去吧! 那些賽事] 揹水一戰 | Race for Water 30km
[去吧! 那些賽事] 新春行大運 – “三大” | CNY GRAND 3 TOUR 28km
[email protected]
Fitz Running 跑步
----- 廣告 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