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tz LogoFitz LogoFitz LogoFitz Logo
  • 運動
    • 跑步
    • 越野跑
    • 行山
      • 行山路線
        • 西貢
        • 新界中
        • 新界北
        • 新界東
        • 新界西
        • 離島
        • 九龍
        • 香港島
        • 海外
    • 健身
    • 單車
    • 游泳
    • 三項鐵人
  • 活動及比賽
    • 香港比賽時間表
    • 本地活動及比賽
      • 長跑及馬拉松
      • 越野跑
    • 海外馬拉松名額
  • 生活
    • 露營
    • 旅遊
    • 校園
    • 飲食
    • 保險
  • 裝備
    • 一般裝備
    • 跑步裝備
    • 行山裝備
    • 單車裝備
    • 能量補充品
    • 露營裝備
    • 拍攝裝備
    • 穿戴裝置
    • 手機App
  • 聯絡
    • 聯絡我們
    • 短片製作及商業攝影
    • 網站簡介
  • 聯絡我們
  • 短片攝影
  • 活動策劃
  • 商業合作
✕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騎力] 練車前須知的五級訓練功率與心率

            • 主頁
            • 所有文章 Posts
            • 運動 Sports 單車 Cycling
            • [騎力] 練車前須知的五級訓練功率與心率
            BIKEID 2015-06-29

            字 Decrease font size. 字 Reset font size. 字 Increase font size.

            鐵人自行車相片_f想知道怎麼騎車才會更有效率嗎?徐國峰教練教你如何認識訓練功率與心率之間的關係,了解自己的騎車能力,藉由了解自己的能力之後,設定出更適合自己的練菜單。

            因為騎乘速度會受到坡度、風向、天候等因素的影響,所以功率一直是監控自行車訓練強度的最佳數據,因為功率直接反應你輸出到自行車上的能量有多少。下表也是以功率做為E/M/T/I/R五級訓練強度的量化指標,但一樣要先找出自己的「騎力」。在找到騎力前需要先知道「泛函臨界功率」(Functional Threshold Power,簡稱為FTP)的重要性何在。

            我們衡量一個人的自行車騎乘能力,是由FTP與體重的比值來決定,每一個比值對應到一個特定的騎力,以及各級訓練功率的比值,這個比值再乘以體重就能得到各級訓練功率區間。

            首先,我們需要先瞭解FTP是什麼?以及它是如何被定義的?

            ----- 廣告 Ad -----

            在這之前,我們要先知道「臨界功率」(Thresold Power)這個術語的意義。人體在任何時刻都會產生乳酸,不管是慢慢騎或高速踩踏,身體都會產生乳酸,但只要強度沒有超過「臨界值」,身體都可以及時把它排掉。騎乘強度超過臨界值時,乳酸產生的量會持續增加,同時人體排除乳酸的機制也會隨之增強,因而使身體裡的乳酸濃度保持在動平衡的狀態;但是當強度再繼續提高,以致於乳酸產生的量超過排除機制所能負荷,造成動態平衡無法維持,乳酸就會大量堆積。大量堆積的乳酸會促使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影響肌肉收縮而讓肌肉產生疲勞的感覺,進而影響運動表現。

            我們可以把身體想像成一個底部有小孔的漏斗,當你慢慢注水時,水不會在漏斗中累積而是馬上從小孔排出,但是當注水的速度比排水的速度快時,容器就會開始積水,那個積水的瞬間,容器所盛滿的水量就是你乳酸堆積的臨界點,運動生理學家稱之為「乳酸閾值」(Lactate Threshold,簡稱為LT)。在身體處於乳酸閾值時所輸出的功率,就稱為「臨界功率」。在「臨界功率」下會有一種「痛快」(comfortably hard)的感受,但只要一越過這條線,肌肉裡的乳酸就會開始積累,讓肌肉內部有火燒的感覺,同時四肢沉重,呼吸困難,所以乳酸閾值又稱為有氧與無氧的分界點。

            雖然理論上,在乳酸閾值時選手可以一直維持下去,但因為身體的排乳酸機制會隨著時間而衰退,就像是漏斗下的小孔隨著時間愈來愈小一樣,有氧能力愈好的選手,衰退的速度愈慢,菁英選手可以撐到1小時,但未經訓練的人可能只能維持10~20分鐘。而FTP的定義就是在60分鐘的時間內,用最大努力騎乘後所得的平均功率,這個值我們又稱為CP60(Critical Power of 60 min)。

            【Box】為什麼用FTP除以體重的比值(推力比)當作騎力的指標?
            雖然我們可以找出每位騎士的FTP,但因為每個人體重不同,並無法替真實的騎乘功力分級,例如有位A運動員60公斤、FTP是300瓦,另一位體重90公斤的B運動員的FTP也是300瓦,很明顯地,在賽場上A選手的實力必然比B高出一大截。因此我們以FTP除以體重的方式,來得出一個人的「推力比」(Thrust to Weight Ratio),一個人的推力比愈大,他的踩踏能力愈強。

            雖然如此,但推力比只是一個人騎乘能力的單一指標,並不代表實際的騎乘能力,因為尚未把過彎、換檔、跟車等能力量化後考慮進去,但騎力60的爬坡能力必然比55的人強,這是無庸置疑的。在平地就不一樣了,不論加速或是維持等速,騎士的力量是拿來對抗「空氣阻力」而非「地心引力」,所以騎乘能力跟「絕對功率」的相關性比較高。當然,在平地時除了需要把功率練大之外,學習低風阻騎乘姿勢也是很重要的。

            作者:Rex@BIKEID

            ◎內容截錄自:《鐵人三項自主訓練攻略》

            ----- 廣告 Ad -----

            本文得到 BIKEID正式授權轉載。

            原文按此

            BIKEID facebook 專頁

            更多:
            神奇電力外掛 讓你的自行車馬上變身為電動車
            岩士唐的禁藥人生 電影《The Program》
            Fitz Cycling 單車

            分享
            BIKEID
            BIKEID
            想來台灣單車環島?想了解台灣有哪些知名的單車道?想要在台北騎著YouBike公共單車來個小旅行?加入BIKEID單車粉絲頁,獲得最新的台灣單車旅遊資訊 http://www.facebook.com/BIKEID

            請飲咖啡 支持我們

            © 2025 by Fitz Group Limited | All Rights Reserved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私隱政策
            • Team HNR
            • 9 Event
            • LINE Today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