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tz LogoFitz LogoFitz LogoFitz Logo
  • 運動
    • 跑步
    • 越野跑
    • 行山
      • 行山路線
        • 西貢
        • 新界中
        • 新界北
        • 新界東
        • 新界西
        • 離島
        • 九龍
        • 香港島
        • 海外
    • 健身
    • 單車
    • 游泳
    • 三項鐵人
  • 活動及比賽
    • 香港比賽時間表
    • 本地活動及比賽
      • 長跑及馬拉松
      • 越野跑
    • 海外馬拉松名額
  • 生活
    • 露營
    • 旅遊
    • 校園
    • 飲食
    • 保險
  • 裝備
    • 一般裝備
    • 跑步裝備
    • 行山裝備
    • 單車裝備
    • 能量補充品
    • 露營裝備
    • 拍攝裝備
    • 穿戴裝置
    • 手機App
  • 聯絡
    • 聯絡我們
    • 短片製作及商業攝影
    • 網站簡介
  • 聯絡我們
  • 短片攝影
  • 活動策劃
  • 商業合作
✕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一日未死 永不退場

            • 主頁
            • 所有文章 Posts
            • 運動 Sports 跑步 Running
            • 一日未死 永不退場
            陳伯 Yiu Kwong Chan 2020-06-21

            字 Decrease font size. 字 Reset font size. 字 Increase font size.

            圖片來源

            Strength is measured in pounds. Speed is measured in seconds. Courage……You can’t measure courage.

            力量以磅為單位,速度以秒來計算。那勇氣呢? 你無法衡量勇氣。

            這是國際奧委會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時製作的七條宣傳片之一,由羅賓.威廉斯朗讀。

            ----- 廣告 Ad -----

            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是非常值得紀念的一屆。在1984年之前,奧運會賽場上女性被允許參加的最長距離比賽是1500米,再之前,她們只允許參加的最長距離是800米。而在1928年之前,女性甚至被禁止參加田徑比賽。

            理由無非是,女性體能應付不到長距離跑步,對身體有影響,對她們而言馬拉松距離實在超出了她們的極限。

            所以這一年的馬拉松比賽具有非凡的意義。儘管在此之前,已經有女性參加了馬拉松比賽,但是在奧運會賽場上,這是第一次將女子馬拉松列入比賽中。

            1984年8月5日早上8點,來自28個國家的55名女子馬拉松選手站在洛杉磯奧林匹克體育場的起跑線前。這個時候氣溫只有19℃,儘管體感溫度有點高,但不至於影響接下來的比賽。

            圖片來源

            美國選手 Joan Benoit 幾乎是一路領先的完成了比賽,以2:24:25的成績獲得了冠軍,成為有史以來第一位奧運會女子馬拉松金牌得主。

            但最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她,而是另一位以2:48:42完成比賽,排名第37位的瑞士女子馬拉松運動員 Gabriela Andersen-Schiess。

            ----- 廣告 Ad -----

            1984年 Gabriela 已經39歲,幾乎可以肯定這是她第一場的奧運會馬拉松比賽,也是最後一場。

            前30公里的比賽,Gabriela 跑得相當順利,但是在30公里時,Gabriela 錯過了最後一個水站,這意味著接下來的12公里,Gabriela 將無水可飲,並且此時的氣溫已經升到了30℃以上。

            Gabriela 不得不慢下來,儘管如此,在進入運動場前 Gabriela 已經出現了非常嚴重的脫水和中暑的跡象。在數萬人的運動場裡,觀眾在20分鐘前就已經慶祝完冠亞軍了。

            心沒有放棄,身體便會跟隨

            圖片來源

            Gabriela 步入運動場,但身體機能已經關掉,拒絕支撐 Gabriela 再跑下去。東歪西倒的 Gabriela 多次幾乎跌倒,旁邊的工作人員想要上前幫助,但 Gabriela 一一拒絕了,她知道一旦接受了外界的幫助,她的奧運會馬拉松資格就會被DQ。

            嚴重脫水情況令讓 Gabriela 難以控制自己的雙腳,最後400米,Gabriela 一瘸一拐歪歪扭扭的用了5分44秒完成,運動場裡的每一個人都為 Gabriela 鼓掌喝采。

            當 Gabriela 堅持蹣跚的步履通過終點時,全場熱血沸騰,見證了真正奧林匹克運動精神。

            有些時候,有些事情,就必須堅持下去,我們都比我們想像的堅強。

            圖片來源

            Gabriela 在接受訪問時回憶道:「當時不明白在場的幾萬位觀眾,為什麼會留下來看她衝線。我感到十分難堪,因為自己做得不夠好。我自覺不值得觀眾的注意力,我感到萬分內疚。後來我明白了,他們不是為了我而留下來,他們是為了自己而這樣做。因為在我身上,他們看到自己。誰沒掙扎過? 誰沒堅持過? 因為他們選擇相信「一日未死,決不退場。」

            ----- 廣告 Ad -----

            Now, looking back, I see that people kind of identify with you because they see the struggle and they see that if you really set your mind to,you overcome a lot of obstacles – Gabriela Andersen-Schiess

            我現在明白那些笑我堅持下去『戇鳩』的人。其實是因為我們做到他們沒有勇氣做的事情。

            資料來源

            Game Changers: The Unsung Heroines of Sports History by Molly Schiot

            分享
            陳伯 Yiu Kwong Chan
            陳伯 Yiu Kwong Chan
            愛跑步同港式抵死廣東潮語,sub-4是終身志業,希望以文章和跑步結識朋友。

            請飲咖啡 支持我們

            © 2025 by Fitz Group Limited | All Rights Reserved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私隱政策
            • Team HNR
            • 9 Event
            • LINE Today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