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 Brown University 一項長達17年的研究發現,空氣中細懸浮粒子 (PM2.5) 濃度與馬拉松跑者完賽時間存在直接關聯。研究團隊分析2003年至2019年間紐約、波士頓、洛杉磯等九場大型馬拉松賽事的數百萬筆完賽紀錄後指出,PM2.5濃度每增加1微克,男性跑者平均完賽時間增加32秒,女性跑者則增加25秒。
研究團隊強調:「研究對象都是身體極為健康的馬拉松參賽者,但空氣污染仍對這些產生不良影響。」

----- 廣告 Ad -----
百萬級數據庫揭示污染影響
該研究基於數百萬個馬拉松完賽時間的大型數據,涵蓋美國主要城市馬拉松賽事17年間的參賽者表現。研究團隊根據監測站數據估算馬拉松賽道沿線當日的PM2.5濃度,以建立空氣品質與運動表現之間的關聯性。
結果發現,在中度污染日,跑者完賽時間可能因空氣品質而延遲數分鐘。在紐約州,PM2.5平均濃度達到每立方公尺35微克時,即可能觸發空氣品質健康警示。

燃燒石化燃料可加劇空氣污染
PM2.5是指直徑小於2.5微米的懸浮微粒,主要來自化石燃料燃燒,包括燃煤、燃油或天然氣發電廠,以及汽油或柴油車輛排放。森林火災、廢棄物焚化或木材燃燒也是污染源之一。即使短期暴露於PM2.5環境,這些微小顆粒也能深入肺部並進入血液循環系統,引發發炎反應、咳嗽或胸悶。對於有潛在健康問題的人士,可能加劇氣喘或支氣管炎症狀,甚至引發中風或心臟病發作。
這項發現,成績優於平均水平的跑者,受空氣污染影響的程度更大。研究人員認為,這是因為表現較優異的跑者在跑步時吸入的空氣量更多、呼吸速度更快,因而吸入更多污染物。

----- 廣告 A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