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參加過幾屆的半馬拉松,所以對跑步訓練有些認識,並非一切由零開始。不過,重返跑道,需時間去調節。第一天開始跑步,雙腳像是被綁上沙包一樣,舉步維艱,總是提不起雙腳,最盡力只能競步,在呼吸急促下辛苦地完成了30分鐘運動。拖著拉得緊緊的雙腿回家,便拉筋及用泡棉滾筒為肌肉群進行深層放鬆。對這個滾筒又愛又恨,滾筒在壓痛點上壓過,就能放鬆肌肉,但同時痛得入心。
此際,想起村上春樹在《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提及Pain is inevitable. Suffering is optional,台灣版譯為「痛是難免,苦卻是甘願的」。我認為這中文翻譯不夠貼切,比較喜愛這樣理解「痛是難免,苦卻是自己選擇的」。跑步所帶來的痛楚是身體正常反應,但是否界定這痛楚為苦,就因人而異。很多恆常練跑的人都覺得:「跑完步,整個人也精神了。不能跑會不快樂。」跑者不單止感到「痛」,還感到「累」。村上的跑步信念是「一旦跑起來就不能因為累而中途停下,就算用爬的都得想辦法回家。」而我跑得太累時,會放慢腳步,對自己說:「累了,就步行吧!累了,都是要靠雙腳回家。行行下,就有力跑。努力呀!」
村上細緻刻畫跑者的心情,他認為「跑步就像生命線一樣,不能因為忙就省略或停跑。如果因為忙就停,一定會變成終生都沒法跑了。因為繼續跑的理由很少,停跑的理由則有一卡車那麼多。」運動抗抑鬱,不會即時見效。但時間告訴我,恆常運動大大改善了抑鬱及焦慮症狀。每次運動後,感覺非常良好。欣賞自己的決心,就算疲憊不堪,只要走出那心理關口,穿上跑鞋,跑跑下就忘記了疲累,接受那些微的痛楚,並且享受與自己競賽的過程。
原文載於 跑出抑鬱的幽谷 Facebook 專頁,已獲授權轉載
Fitz.hk Facebook專頁
[囉嗦大叔] 期待第一個十公里
[HK100] 大目標–>小目標,走到下一個CP
Fitz Running 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