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 Ad -----
2015年年初,嘗試了2個XTE 20公里以下的賽事。10月中,不幸地因意外導致右腳腕韌帶嚴重撕裂。休息了2個幾月後,2016年頭重新開始。雷利全征前,可謂只有幾個短途賽事經驗,最長一次亦只有30多公里。對一個沒有長跑基礎、人生上山次數一隻手都數得完的人來說,決意要玩一個80公里的長途山賽,實在是將自己吊在懸崖的舉動。
2016年4月,因為自己貪玩,在妄顧傷患未完全康復及練習不足的情況下,斷言接受Fitz的邀請參加隊際賽,結果全程只有拖2位隊友後腳。當時對隊友的內疚感至今猶在,對玩隊際賽不免會留下陰影,擔心自己的能力和狀態會再次拖累隊友。所以,當時會答應隊長組隊玩雷利,確實是「食錯藥」。
為免再次成為隊友的負累,坐言起行重新鍛鍊體能,務求盡快回復狀態﹔同時再參加跑班,跟教練學習正確的跑步姿勢及有系統的練習。幸好有打拳鍛鍊得來的底子,體能和狀態在雷利前可算是回復得七七八八。賽前足足休息了2星期,做過一次腳部按摩及一次物理治療,再調整一下心態,將雷利當作往後個人長途賽的其中一個長課。 雷利走的路線是全長78公里、香港第4條長途遠足徑的衛奕信徑。於我而言,衛奕信徑一點也不好走,太多「石屎」路,數之不盡的樓梯,單單沙田坳後至大埔道一段長達6公里的引水道,悶得足已叫人難捱。另外,最讓我虛耗體力的,一定要數頭段由陽明山莊急上孖崗山及紫羅蘭山,以及尾段上完九龍坑山後,還要攀上黃嶺及八仙這2段。
----- 廣告 Ad -----
一位山賽高手朋友在賽前給了我小小提點﹕落山不要衝,平路則慢跑,尾段是見真章的關鍵。一直謹記朋友這個提點,為自己定下一個策略﹕上山盡量一口氣到頂,中途不作長時間停留,落山及平路都保持慢跑,保留體力,選擇性地在某些路段用快步代替慢跑,好讓身體稍為放鬆。這種走法十分有效,幫助我在走完差不多60公里後,仍能保持足夠體力挑戰尾段的黃嶺和八仙。
----- 廣告 Ad -----
這80公里,令我再了解自己多一點,了解到雖然我的身體尚且能應付長途賽事,但心和意志仍然未夠堅強。在賽前一次練習,左腳膝關節髂脛束(ITB)出現崩緊現象,經過按摩及物理治療,並且休息2星期後,情況已稍為改善。賽事當日,為怕再出現同樣情況,已做足保護措施。可惜,由於始於未有根治痛症,在走了大約50公里後,崩緊的情況越加嚴重,導致落樓梯、斜路、以至平路,慢跑都已成問題。在體力充足的狀態下,因為痛楚而要放慢速度,是件極度氣餒的事。
臨上九龍坑山前,情緒一度低落﹔九龍坑山途中,情緒接近崩潰﹔到達鶴藪與隊員集合,開始萌生退出念頭﹔見到其他3位隊員堅持咬緊牙關繼續走餘下的路,我亦只好跟隨﹔走過屏風山,覺得身體出現一點壞情況,有輕微頭重及反胃現象,稍作休息後情況仍未有改善,擔心是否能安全走完黃嶺和八仙。
隊長及另一位女隊友已趕緊起步,意志跌到落谷底的我,掙扎著是否決定退出賽事。同樣在屏風山休息中的其他跑手,知道我想退出賽事,都紛紛作出鼓勵「黎到呢度先徹? 仲有20k就到終點啦! 慢慢行埋佢啦。」內心經過一番掙扎後,留下來陪我的隊友幫我作出最後決定,要走完餘下10幾公里的路回終點。歸家心切,追回前面隊友後,心中只想著快點完成賽事,嘗試把重心放在右腳,減輕左腳ITB的痛楚,向著終點快步走。
雷利這一場全征,讓我了解到自己仍然好軟弱。若果在屏風山上隊友沒有伸手推我一把,我根本就沒有勇氣繼續賽事﹔尾段不是有隊友陪我一齊走的話,我根本無可能獨自一人走那條前後無人的橫七古道。雷利這一場隊際賽,讓我反省到我仍需要學習團隊精神,因為我未能好好控制自己的情緒,讓我的隊友吃了我小小的脾氣,讓他們受委屈了。經此一賽,深深明白除了要再好好鍛鍊身體外,還要好好磨鍊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