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惠顧家的王太太,最喜歡逛大賣場買家用,因為她相信,大賣場裡總是買得到「俗又大碗」的好東西。這天,她想說老公最近常加班,正好可以買個人蔘飲給他補一下。走到保健品處的架旁,發現手邊正好有二個知名廠牌,都號稱能夠「補充元氣 增強體力」的人蔘飲,您覺得王太太買那一種?
品牌A:養蔘飲
|
|
價格:
|
780元/12瓶(單罐65元)
|
淨重
|
62g
|
成份:
|
水、果糖、海藻糖、柑橘果膠、五味子萃取物、人蔘萃取物、麥門冬萃取物、西洋蔘萃取。物、檸檬酸鈉、麥芽糊精、蘋果酸、檸檬酸、桂圓萃取物、紅棗萃取物、蔗糖素(甜味劑)
|
添加物:
|
檸檬酸鈉、蘋果酸、檸檬酸、蔗糖素(甜味劑)
|
品牌B:人蔘飲
|
|
價格:
|
480元/12瓶(單罐80元)
|
淨重
|
62g
|
成份:
|
人蔘萃取液、蓮子萃取液、麥門冬萃取液、西洋蔘萃取物、大豆胜肽、刺五加萃取物
|
添加物:
|
羧甲基纖維素鈉、天然香料
|
以王太太平日買東西的習慣,第一件事就是看價格,品牌A一罐65元,又是知名大廠製造,可說得上是「價廉物美」;不像品牌B,雖然也是大品牌,同量的容量卻要80元,整整多人家15元,誰會想買他們家的補品呀!
因為,「價格」與「品牌」,這是大多數的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最常見也最習慣的考量內容。
羊毛出在羊身上 魔鬼藏在細節中
王太太心裡想著,「為何品牌B就一定要比較貴?難不成是把消費者當儍子?」換個角度想,廠商難道不懂,這樣的價格可能會讓他們喪失競爭力嗎?還是,他們相信總有盲目的高階客群,覺得買貴一點,才能彰顯自已的身份地位?廠商當然不是笨蛋,他們自然知道,把價格提高,需要付出消費者流失的代價。如果,我們能夠再多花一分鐘的時間,看看二者蔘飲的成份,將帶領我們對於「產品成份」的認知,開啟更別具慧眼的浩翰視野。
根據台灣食物藥物管理署的「食品應標示事項」指出,內容物標示方法—「二種以上混合物,應依其含量多寡以高至低分別標示之」。也意思是說,「以高至低」分別標示,擺在最前面的第一項,就是整份商品中,含量最多的成份。所以,若是我們將價格和廠牌抛開,將故事重新倒帶,究竟要怎麼挑選真正「貨真價實」人蔘飲呢? (編按:香港政府對食品生產商亦有類似業界指引)
發現了差別了嗎?導致廠牌A的低價格,不是因為他真的物美價廉,而是因為人蔘含量較少,原物料的花費也變少,才能壓低整個製作成本,而非廠商A童叟無欺。只是,選擇把利潤壓低而已。先撇開消費者「愈便宜愈好」的心態,以及廠牌及價格為主軸的慣性模式,還原到商品真正含有的「成份」。順便幫我時光倒帶,回到王太太準備選購的場景,靜止在王太太購買人蔘飲的大抉擇時間,將她的審視的商品目光,輕輕的自「價格」移到二者之間的「成份差別」。
----- 廣告 Ad -----
我們也隨著王太太的視線,看到第一項成份,也就是含量最多的成份,A廠牌是水,不過因為A廠牌使用的是人蔘是萃取物,需要用水去稀釋,嚴格來說,是第0項成份。所以順位往下,A廠牌含量最多的成份,是「果糖」,含量第二多的成份是「海藻糖」,含量第三多的成份是「柑橘果膠」,接著才是各種真正的「萃取物」。
人蔘液比較
|
A廠牌
|
B廠牌
|
第0項成份
|
水
|
|
第1項成份
|
果糖
|
人蔘萃取液
|
第2項成份
|
海藻糖
|
麥門冬萃取液
|
第3項成份
|
柑橘果膠
|
西洋蔘萃取物
|
第4項成份
|
五味子萃取物
|
西洋蔘萃取物
|
第5項成份
|
人蔘萃取物
|
大豆胜肽
|
第6項成份
|
西洋蔘萃取物
|
雖然政府三申五令要求消費者記得看營養標示,但是推行了好幾年,也沒見到真的什麼大破大立的成效。但是,我們不做,喪失的,不僅僅是金錢,更多是消費者最基本的權益呀!
原文載於蘇妍臣@營養醫療網
更多:
Fitz.hk Facebook專頁
跑步一定要配香蕉吃? 誤會大了,「這樣吃」,才是補鉀的好選擇!
到底是要先運動,還是要先吃早餐呢?
蘇妍臣@Fitz.hk
Fitz Diet 飲食
----- 廣告 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