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費者委員會最近測試了市面上19款可調校長度的行山杖,發現部分樣本在抓地力、防受困設計等方面存在不足,其中一樣本在模擬被卡著測試中,需要超出標準的力量才能拉出,有機會令使用者手腕或手臂受傷。
測試樣本及方式
- 5款直身柄 (一對發售)、6款直身柄 (單支發售)
- 8款T形柄行山杖
- 售價由每支$180至每對$1,790不等
- 測試參考德國行山杖標準 DIN 79016:2024
- 檢測項目包括整體長度、防受困設計、手柄及腕帶、桿身及鎖緊系統、桿頭硬度及擋沙碟等物理性能
抓地力不足
- Mountain Wolf TC110 Adjustable Hiking Pole
- Sinano Hiking & Trekking Stick 4YS HSS 2W
測試發現,兩款樣本的桿頭尖端硬度低於洛氏硬度(HRC)值50的標準要求,未能在泥土、碎石和冰面上提供良好抓地力,表現被評為不太理想。
設計存隱患
在防受困設計測試中,Camp Backcountry Carbon 2.0 Trekking Pole 樣本的擋沙碟需要205牛頓的力量才能通過65毫米闊的罅隙,高於標準限值140牛頓。測試模擬行山杖被卡在石塊或冰塊中間的情況,若拉出時所需力量過大,使用者的手腕、手臂等部位有機會因受力而受傷。
----- 廣告 Ad -----
8款樣本受壓下會縮短
測試又發現,8款樣本在承受550牛頓壓力 (約相等於使用者上半身重量) 時出現滑落縮短情況。此外,10款採用旋轉鎖設計的樣本中,有9款被認為鎖緊力不足。
3款腕帶闊度不符標準
標準要求腕帶接觸身體部分的闊度最少達16毫米,以分散力量避免不適。測試發現三款樣本的腕帶闊度低於標準。

Dynafit 行山杖
5款樣本整體表現理想
- Dynafit 超輕碳纖維登山杖 Ultra Pro Pole | 一對售$1,790
採用碳纖維桿身,重量為每支198.4克,屬測試中最輕的直柄樣本之一,採用翻扣鎖設計。 - Leki Makalu Lite | 一對售$998
使用鋁合金桿身,每支重251克,配備橡膠手柄及翻扣鎖系統。 - Silva Trekking Pole aluminum Z-fold | 一對售$719
為可摺疊設計,鋁合金桿身,每支重309克,方便收納攜帶。 - iPower Telescopic Trekking Pole | 單支售$199
採用鋁合金6061桿身,重250克,配備翻扣鎖,是5款中售價最低的產品。 - Mont-bell Alpine Carbon Pole Anti Shock | 單支售$810
結合碳纖維與鋁合金桿身,重212克,配備EVA手柄及旋轉鎖系統
選購行山杖四大要點
消委會建議消費者選購時注意以下要點:
- 考慮使用路徑及類型:長途或負重行程應選擇桿身堅固、可承受相應重量的產品;難度較高的路線需留意桿頭硬度是否足夠。
- 注重人體工學與舒適度:手柄形狀應符合人體工學,腕帶要闊身平滑,長度調校後應讓前臂與手臂呈約90度角。
- 鎖緊系統與安全設計:無論旋轉鎖或翻扣鎖,都應確認鎖緊力足夠,防止受壓下滑落;產品應具備防受困設計,確保被困時可迅速脫手。
- 售後服務與保養:購買時應查詢有否提供可替換配件,初次使用前應了解操作方法,切勿到不熟悉路段測試。
護理與保養建議
專家提醒,每次行山後需清除行山杖上的沙石或污泥,如遇雨或積水需抹乾。摺疊式行山杖較易排出內裏積水,伸縮式則需拆開每節清除污垢。行山杖應存放在乾爽陰涼處,避免膠料部件加速老化。每次使用前應檢查能否正常打開及鎖緊。
消委會已將測試結果轉交海關跟進部分不符標示的樣本。詳細測試報告,可於消委會網頁免費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