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開始製造 Supershoes – MetaRacer 的試驗,到 Metaspeed 的成功,ASICS 一直在中底科技上不斷突破。今年,他們引入了全新 A-TPU 材料,打造出高彈性、高回饋的 FF Leap 泡棉,迅速成為高端跑鞋的新基準。而 Megablast 則率先採用升級版 FF Turbo²,在彈性、柔軟度與重量三方面全面進化。
全新型號 Megablast 採用了密度略有不同的A-TPU — FF Turbo²。根據官方數據,FF Turbo² 比上一代 FF Turbo Plus「彈性高 32.5%、柔軟度提升 9.6%、重量減輕 2.8%」。數據雖吸引,但真正重要的是實際腳感。

Megablast 的 FF Turbo² 泡棉提供直接且迅速的回彈感,落地後立即反應,與 PEBA 泡棉相比,觸感略硬但更具「反應性」。雖未搭載碳板或硬泡棉穩定結構,卻不會有「軟綿綿」的不穩感,反而展現出明確的推進力。

雖然 Megablast 沒有嵌入碳板或配備較硬泡棉作穩定,但又非想像中那種「軟綿綿」的感覺。相比很多快鞋強調柔軟的彈跳感,但 Megablast 卻展現出明顯的「反應性」— 彈而不軟。

Megablast 45mm 的厚中底雖然在觸地瞬間略有搖擺,但只要步頻、觸地時間控制得宜,即可減少不穩定感,這也正是訓練鞋設計的重點之一。
由於 45mm厚的中底,它仍屬於「極致緩震」類別,實跑時能清楚感覺到保護性。

鞋底幾乎沒有彎曲彈性,前掌的滾動設計(rocker)並不明顯,不像許多碳板鞋那樣會「逼推」跑者以特定節奏或步頻跑。由於中底密度與結構設計出色,所以Megablast 在從 6 分速到 4 分速之間都能自然發揮,主要靠著用者控速能力,這亦是訓練鞋的要點。

Megablast 鞋面採用極輕的工程織物結構近似比賽鞋,透氣性極佳之餘,又夠堅固穩定腳掌。

Megablast 鞋舌和 Sonicblast 的薄型一體式設計,兩側有填充位,當拉緊時可以加以保護。鞋帶亦跟競速鞋一樣,帶有鋸齒紋來加強鎖死。

----- 廣告 Ad -----
後跟跟其他 ASICS 其他型號一樣有適量襯墊,穩固不滑動。但以用作快跑鞋來說,算厚身和非常舒適的。

Megablast 和 Sonicblast 的鞋楦和鞋長設計是一樣,比其他鞋款如 Metaspeed Paris、Novablast、Kayano 不一樣,鞋頭楦位空間略低,內長偏長。鞋面向上弧起造成頂部有少少壓迫,長跑後可能會磨到腳趾。

Megablast外底橡膠跟Sonicblast 一樣偏少,但都 cover 到觸地部份,跑了 100 km左右後,感覺耐用度還可以。

經過一個多月馬拉松課表訓練的測試:
- 跑過 28k M pace 長課
- 12K M pace Tempo Run
- (1 mile + 2 mile @ M pace) × 3 這類型的快跑加 M pace 的lactate shuttle 訓練
在慢跑 (熱身和 easy)、長跑、節奏跑各種配速下都表現優異。

慢跑是沒有激烈的推進,所以沒有拖腳感。快跑 (4分-445 pace) 時,感覺比起有嵌入板材的 Sonicbalst 有更快的回彈,觸地的反應更高。而且由於中底全掌FF Turbo² 而沒有混入FF Blast Max,鞋身更輕,跑起來更有速度感。

對初階跑者而言,它可作為長課練習鞋、節奏跑鞋,甚至馬拉松比賽(sub 5)用鞋。對中高階跑者,除了要跑 Interval之外,Megablast能作為快跑訓練鞋、高效率的長課鞋,提供更多彈性與速度感。可以把它想像成更輕、更快、更靈活的 Superblast 2。

ASICS 的 Blast 系列將訓練鞋分得十分仔細:
- Novablast 每日訓練的彈力感(Everyday Bounce)
- Sonicblast 配速訓練的節奏鞋(Uptempo Bounce)
- Superblast 長距離的穩定推進(Long Run Bounce)
- Megablast 極致彈力與多功能(Ultimate Bounce)

實際上,Megablast 是 Blast 系列中用途最廣、可快可慢的一款。如果只能選一雙,Megablast 應該是首選。雖然比 Superblast 貴約 HK$200,但多功能與速度感值得考慮。
- 用途:全能訓練鞋
- 內旋:正常
- 中底:FF Turbo²
- 重量:230g
- 足跟差:8mm(45 / 37 mm)
- 尺碼建議:內長偏長,但整體足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