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天文台連續11天發出「酷熱天氣警告」,並發出特別天氣提示:「高溫天氣持續! 請補充足夠水分。如感不適,立刻休息或求助,需要時儘快求醫。」我們與熱的距離,其實非常接近,如果唔應對酷暑,會嚴重破壞身體機能。
酷熱天氣點樣影響身體?
衛生署網頁指「在酷熱天氣下,若身體不能控制體溫時,體溫會急升,排汗機能失調,身體溫度不能向下調節,便可引致中暑。如缺乏緊急治理,中暑能夠引致死亡或終身殘障。」
英國國民保健處 NHS ,則列舉了酷熱天氣對身體的六個影響:
- 酷熱天氣令身體缺水,會引發頭暈及目眩 (目眩即係眼花)
- 心跳加快,心率上升,可引發心臟病及中風
- 皮膚為了散熱而引起熱疹
- 身體為降低體溫而大量排汗,若不及時飲水,可致缺水
- 血液循環增加,可致腳腕水腫
- 導致熱痙攣、熱衰竭及中暑等致命意外
酷熱天氣之下,無論是否進行戶外活動,都會較易遇上嚴重事故。譬如話,一部無開冷氣私家車,日間車內氣溫可高達室外溫度兩倍;商業區高樓大廈阻檔空氣流動,亦令鬧市比郊外更感酷熱。至於長期病患者、長期服食藥物病友,以及孕婦、幼兒,中暑及缺水風險,會較一般人天更高。
香港有無酷熱天氣政策?
對於酷熱天氣,現時政府由天文台發出「酷熱天氣警告」,呼籲市民留意天氣情況,以及作出適當準備。當局採取勸喻、提醒方式,如有市民輕視炎熱問題,往往造成意外。今年六、七月,就經常傳來行山及戶外活動中暑新聞,當中甚至有人去世。
反觀八號風球、紅雨黑雨、水浸、山泥傾瀉,政府都會因應「惡劣天氣情況」,去實行措施去保障市民安全 (如: 學生停課、僱員停工,公共交通暫停)。十號風球出街危險,咁喺氣溫高達35度之下,不少戶外工作朋友,一樣要面對惡劣情況。
其實,唔少國家及地區,都有設立「酷熱政策」,英國早前就因應炎熱天氣,而容許國民自行決定返工或返學;中國各地區亦有唔同做法嘅「高溫勞動保障」,以停工或津貼手段維護酷熱下工作嘅工人。
至於香港,如果當局更積極處理「酷熱警告」,例如採取類似颱風、紅雨黑雨等停課停工安排,就會令市民更加正視酷熱天氣,有望減少意外發生。全球氣候問題日見嚴重,呢個將會係未來必要面對嘅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