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中秋,以前小朋友會煲蠟、玩蠟燭,相信係下半年小朋友最重要最開心嘅節日。不過近呢十年政府不斷灌輸煲蠟嘅禍害(其實都錯唔晒),加上父母擔心寶貝會著火,燈籠變咗用電,蠟蠋變咗做螢光棒。而公園普遍已經唔畀人點蠟蠋!
但係,無論係塑膠做嘅燈膽燈籠,定係自然發光嘅螢光棒,都極為不環保! 早前環保團體結束一桶專棄就派出「死士」,親身驗證呢啲螢光棒有幾難回收。
紙燈籠,配合可重用嘅燈膽仔,應該係今年中秋最環保,最安全嘅選擇。
原文載於 結束一桶專棄 Facebook 專頁,文: Celia Fung@結束一桶專棄 ,相: Zoë Leungpy@結束一桶專棄
螢光棒能否回收?
提出以上問題,是我嘗試為使用螢光棒而感到有一線內疚的市民尋求贖罪機會。若果市民能將節日、演唱會等等使用那數十支的螢光棒妥善處理及回收, 起碼都叫「有條回收出路」,減輕部份市民製造廢物的罪疚感。
但當我深入了解如何回收螢光棒的時候,腦裡只浮現起兩個字:邪惡 (由於理解螢光棒後深感「呢支野」太邪惡及無謂,請容許我於後文用「呢支野」的稱呼代替)。
單憑外觀,「呢支野」只是一枝弱不禁風的塑膠管,其實暗藏「殺機」。內裡載有隨時令你插破雙手的碎玻璃,以及一堆接觸皮膚後有機會造成傷害的化學液體。當你打算即使未能回收玻璃碎及化學液體,亦能「稍」盡義務回收那支塑膠管,你會發覺,那是另一個mission impossible。
為了體驗如何能妥善回收「呢支野」,我們三位化身「死士」,嘗試將四十枝螢光棒進行拆解及回收工作,以下為我們當晚的慘痛回憶:
1. 先戴上手套,用較剪剪開螢光棒兩邊,將塑膠管內所有化學液體倒進膠杯,過程要小心液體濺到皮膚 (雖然不小心誤服或接觸到化學液體,未會有如「食左砒霜、淋到漒水」的嚴重程度,但根據某部份資料顯示,被兒童誤吸或觸碰,可能會造成噁心、頭暈、麻痹、昏迷等傷害 )
----- 廣告 Ad -----
2. 將管內所有玻璃碎倒出,再一次過程要極度小心,因玻璃太碎,如不小心彈出有機會割傷自己 (筆者當晚曾經在拆解過程中發現大脾有血跡,而引起一小輪恐慌)
3. 由於玻璃實在太碎,膠管太幼,最後只能用另一枝鐵線於膠管中不停「抽插」,才能將大部份玻璃碎從管內推走
4. 清洗部份是失敗的,三位「死士」覺得要用大量食水沖洗「呢枝野」,實在未能符合經濟及環保效益,亦不能肯定能否清走所有化學液體,所以抱歉,我們未能走到最後這一步
最後,我們三位每人共花了六十分鐘時間,初步解決了四十支螢光棒,但過程當中所製造的「額外」廢物,包括三對未能再回收膠手套、一個承載過化學液體膠杯、一杯未知應該倒到洗手盆或馬桶的化學液體,以及一堆高度危險的玻璃碎…
即使該膠管妥善清洗後能夠回收,但當中牽涉的工序超級煩複,還會額外製造更大量的污染物才能回收當中「絕絕絕少部份」。所以,最後的結論是:要回收『呢支野』,根本就係「嘥人力物力嘥時間嘥精神嘥資源」的做法。
再加上,「呢支野」比膠袋、即棄餐具更「無謂」,它的一生只為市民帶來那短短數小時的「發光歡愉時間」,完全零實用用途,又未能重用,還會製造一大堆以上所提及的廢棄物。根據早前環保組織計算,單單中秋已有三千萬枝螢光棒被棄置,還未包括其他節日、以及大大小小演唱會所派發的螢光棒。從我們的拆解過程得出,約五百支螢光棒所含有的化學液體已差不多等同Starbucks普通膠杯的份量,即一次中秋,已有大約60000杯化學液體倒進堆填區,這堆化學液體的危險程度雖比不上「核泄漏」,但你能想像當這六萬杯發光化學液體流入泥土、沖入大海時,對周邊的生物及環境必會造成一定傷害。
有市民曾反映香港那所謂吸引遊客的「幻彩詠香江」,只是有大量不同顏色的燈光「係度照下照下,閃下閃下」無聊非常,其實螢光棒又何嘗不是同一道理? 究竟將一枝發光的棒「fing黎fing去」,跟「幻彩fing香江」的無聊程度有多大分別呢?
最後,我承認我曾經做錯,於未知它的「邪惡性」下無知地製造了一堆又一堆的發光液體、玻璃碎及塑膠管廢物。但到今天,我認錯了,為求贖罪,我承諾從今年起「Fight低螢光棒」,日後不會再因為貪一時高興而玩「呢支野」,不會再為嫦娥、月兔及堆填區增添無謂廢物,亦作出呼籲, 鼓勵大家從今年起渡過只有過節三寶 – 燈籠、蠟燭、月餅的中秋節。
更多:
Fitz.hk Facebook專頁
[置富山谷] 見證香港養牛歷史
「舊衣回收」回到堆填區?
Fitz 生活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