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十一長假期間,大量內地旅客湧入香港,西貢成為熱門旅遊目的地。綠色和平於10月1日對西貢外島橋咀島進行實地考察,發現當日登島人數高達4,062人,遠超預期,打破了五一黃金周東壩3,000人的遊客紀錄。
橋咀島作為香港重要的珊瑚分佈區域,其生態價值備受關注。根據漁護署最新發布的「香港珊瑚礁普查2024」報告,橋咀北的珊瑚覆蓋率達到71.3%,在全港排名第二高,顯示該區域具有重要的海洋生態價值。
----- 廣告 Ad -----
多重生態破壞行為
綠色和平在實地考察中記錄了多項嚴重的生態破壞行為。組織發現有船隻涉嫌無視漁護署設置的「不宜碇泊區」標誌,直接在珊瑚區域下錨停泊,對海底珊瑚造成直接物理損害。
在珊瑚區浮潛的遊客中,部分人出現不當行為,包括雙腳踐踏珊瑚表面,甚至在珊瑚上直立步行。這些行為可能導致珊瑚被踩斷或踩死,進一步加劇近年來珊瑚白化的問題。他們考察期間還觀察到以下破壞行為:
- 穿著運動鞋在珊瑚上行走和跳動
- 手持魚肉腸餵食海洋生物
- 使用魚叉潛水並按壓珊瑚借力
- 大量遊客挖掘海星、海膽、海參、海螺及蜆等海岸生物
- 隨處棄置垃圾
- 違法生火煮食
專家憂慮政策缺失帶來長遠影響
綠色和平指出,政府在未制定完整生態旅遊政策的情況下推出「四山」旅遊項目,包括橋咀島在內的景點可能面臨過度旅遊和生態破壞的風險。
綠色和平強調,當日橋咀島遊人爆滿的情況顯示,單純針對個別旅遊熱點加強執法管理並不足以解決根本問題,這種做法只屬於「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應急措施,必須配合全面的政策框架才能有效保育地質公園。
組織警告,如果政府未能制定相應的政策配套,相關旅遊項目可能對生態價值高或敏感的地區造成前所未有的威脅,甚至可能削弱香港作為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成員的地位。
----- 廣告 Ad -----
海洋生態系統脆弱
珊瑚一旦受損,可能連帶破壞其他生物的棲息空間,甚至影響整個海洋生態系統的平衡。珊瑚的自然修復過程動輒數十年,並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
面對當前的生態威脅,綠色和平向政府提出多項具體建議,要求制定以保育為優先的生態旅遊政策框架,包括就西貢海島進行全面的承載力研究,以及在生態敏感地區實施人數限制,避免對地質公園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
此外,有經常在西貢浮潛的網民表示,西貢部份船家也會縱容違法遊客行為,例如開船接載遊客到保護區游泳和捕魚,甚至登上無人島嶼生火煮食。
政府部門到橋咀派發單張
綠色和平的消息引起廣泛關注,10月5日漁護署聯同警方及海事處展開聯合巡邏,政府人員亦向訪客派發宣傳單張,呼籲保護環境同海洋生物。
聯合行動將會維持至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