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議員鄭泳舜,日前公布一項關於香港山徑設施意見調查。調查訪問三百多人,結果顯示 50%受訪者認為山徑需要增設補充飲用水設施,43.6%表示需要增設洗手間,35%建議增設補給站或休息區。此外,也有27.9%受訪者認為,部分路段存在安全隱患,31.7%表示人流過多,影響行山體驗。

香港的郊野公園甚受本地及海外旅客歡迎 圖: Discover Hong Kong
鄭泳舜表示,目前山徑使用者主要分為三類,分別為本地遠足市民、參與山徑或越野賽事的跑手,以及境外旅客。他認為針對不同群體的需求,對香港山徑進行改革,建議以下改善項目:
- 為山徑設立分級制度,按照不同難度及用途作出分類
- 參考日本「山屋」模式,在合適地點設置茶館及休息設施,方便遊人中途補給及休息
- 在山徑和郊野公園增設加水機及洗手間等基本設施
- 加強配套及安全措施,減少意外
- 推廣對大自然影響較低的生態旅遊項目
- 推動「不留痕跡」政策減少山徑垃圾
- 舉辧工作坊等推廣行山禮儀文化和安全
- 舉辦國際旅遊展或標誌性賽事推廣香港山徑
- 邀星級跑友協助宣傳或設計路線
- 善用科技推廣山徑及加強行山安全
- 定期修復山徑 減少人工化物料

富士山的山屋
發展之外,鄭泳舜亦認為要提升本地行山文化,推動「山野不留痕」政策,減少山徑垃圾,以及推廣行山禮儀文化和安全等。
----- 廣告 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