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委員會公布44款市面常見智能手錶及手環的測試報告,涵蓋多個品牌及型號,售價由$139至$9,799不等。測試由歐洲實驗室負責,項目包括心率、步數、距離、血氧量、定位、海拔高度等運動及健康數據的準確度,同時評估電池表現、智能功能、使用方便程度、應用程式及製造質量等。所有樣本均更新至當時最新韌體,並以精密儀器作對照,確保數據準確。
報告指出,大部分智能手錶及手環均配備三軸加速感應器及光學心率感應器,能夠偵測手腕動作及心率變化,推算步數、移動距離、心率等運動數據。部分型號更設有血壓、血氧量、GPS 定位及海拔高度量度等功能。多款產品支援即時訊息提示、來電顯示、音樂操控及語音助理等智能功能,方便運動期間查閱訊息或記錄運動路徑。惟消委會強調,相關數據僅供參考,不能作醫學用途。
----- 廣告 Ad -----
16款最高分型號

Garmin fēnix 8 AMOLED 表現最好
測試報告指出,共有16款智能手錶/手環於運動及健康數據準確度方面表現優異,並在整體評分中獲得4.5星,續航力及功能各有不同。
*** 續航能力的測試以模擬一般用戶實際使用,包括開啟運動紀錄、訊息提示、GPS等功能,從而計算充滿電後的實際可用時間。消委會亦提醒,實際續航力會因個人使用習慣及功能開啟狀況而異。

Withings Scanwatch 2
部份型號數據存有偏差
測試報告發現,部分智能手錶及手環在量度運動及健康數據時出現明顯偏差。以心率測試為例,Withings Scanwatch 2 及 Scanwatch Light 在多項活動下量度心率的偏差超過11%,在踩單車時偏差更高達21%,影響整體準確性。步數方面,Polar Vantage M3、Grit X2 Pro 及 Vantage V3 於模擬日常生活時,步數估算偏差達59%至74%,主要原因是裝置將輕微手部動作誤算為步數。血氧量測試中,「小米 Xiaomi」Watch 2 Pro 及「華為 Huawei」Watch Buds 分別錄得2.56%及3.01%的偏差,評分較低。
消委會指出,這些偏差反映部分型號在運動或健康數據量度上的準確度有限,數據僅供參考,消費者選購時應留意相關表現。
----- 廣告 Ad -----
消委會購買建議
消委會強調,價格與數據準確度兩者並沒有必然關係。手錶越貴,並不代表表現越好。消費者應根據個人需求、預算、產品重量、外型及功能選擇合適型號。選擇時應採取以下態度:
- 按個人需要及預算選擇型號
消費者應根據自身對運動、健康監測、智能功能等需求,以及可接受的預算範圍作出選擇。 - 留意運動及健康數據準確度
測試發現不同型號在心率、步數、距離等數據的準確度表現參差,消費者宜參考測試結果,選擇運動及健康數據表現較佳的型號。 - 比較電池續航力及充電時間
報告顯示,不同型號的電池續航時間及充電速度差異明顯,建議消費者根據日常使用習慣,選擇續航力及充電表現合適的產品。 - 考慮產品的使用方便程度
手錶的設定、操作及日常使用的方便程度對用戶體驗有重要影響,消費者可根據個人對操作介面及舒適度的偏好作出選擇。 - 重視應用程式功能及個人化設定
消費者應留意相關手機應用程式的功能導航設計、數據呈現及個人化設定能力,選擇能夠配合個人運動及健康管理需求的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