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炎山登山協會的「奉茶站」
台灣苗栗縣的火炎山雖然只有596公尺高,但由於其特殊景觀,深受當地登山人士歡迎。七年前「火炎山登山協會」,為了服務登山人士,在山上設置「奉茶站」。協會的奉茶隊員們自此展開漫長的揹水之路。每次上山,他們都要額外承擔沉重的水源,將傳統大茶壺裝滿後揹負上山,為陌生登山者在山頂奉上一杯溫暖的茶水。
去年,協會為了改善服務,決定在原有大茶壺服務基礎上增加瓶裝水供應,希望為登山者提供更多元化的選擇。奉茶隊隊長吳集忠當時的想法很單純:若有山友忘記攜帶飲水或水已喝完,可免費取用瓶裝水後自行帶下山。

協會為登山人士供應樽裝水
----- 廣告 Ad -----
然而,這項善意的服務升級卻產生了始料未及的問題。協會近期發現,原本設立的奉茶處逐漸變成空膠樽的堆積區,更嚴重的是,空樽開始出現在步道邊坡,破壞了山林環境。
吳集忠透露,他曾聽聞登山者表示「反正山上有提供瓶裝水,就不用攜帶」的言論,這種將志願服務視為理所當然的態度,讓長期默默付出的隊員們深感失望。面對奉茶處成為垃圾回收區,以及空瓶亂丟等問題,這群原本滿懷熱忱為山友服務的志願者感到心灰意冷。經過隊內投票表決,協會最終做出決定: 停止提供瓶裝水服務。
此事件在台灣登山愛好者之間引起激烈討論,有意見認為登山健行作為休閒活動,參與者應具備基本的自給自足能力。過度依賴山上設施可能養成不良習慣,真正的登山文化應建立在自我負責的基礎上。當然,更多人抨擊濫用服務人士,以及痛批隨處棄置膠樽的垃圾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