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聲一響,緩緩加速,清風徐來,舒爽展步,上斜下隧,汗流滴湧,涼水一杯,適時補充,精疲力竭,考驗意志,路旁打氣,鼓足幹勁,終結在望,發力前奔,衝破線帶,振臂高呼,掛綵時刻,熱淚盈眶,訓練艱辛,暫忘開懷,住在西營盤三十多年,具八年長跑經驗業餘跑者 James 本認識西環體育會桌遊棋藝組負責人李偉文,因見該會跑隊在網群西環變幻時上宣傳,先在電話組群討論,知跑步路線近家後決定參與,「自己本多由中聯辦跑向石排灣,來回全場十五公里,一人跑易控制步速時間,聽歌靜思,多人可傾偈交流、了解跑姿、學如何熱身、認識街坊、交換物資及開拓更多跑線。」刻苦奮鬥一生勤,避免受傷要留神,初嘗勝利知艱辛,磨練心志立成仁。
原熱愛打籃球、網球、羽毛球、踢足球和游泳,七年前拉斷十字靭帶後休息年多,他害怕再斷放棄球類運動及繼續跑步,「跑隊活動常周一及五晚進行,在中山公園進行,每次約十多人參加,周一先做健體活動和核心運動,如單槓、引體上升、掌上壓、腹部修肌等,其後慢跑一公里;周五長跑,首線由西環至香港仔,次線往東跑至太安樓,全長約八至十公里,每次跑終點相同,惟跑經路段或作更改,如跑往數碼港改經大口環鍛鍊肌力,因跑季完結便沒有參加。」
曾參加渣打香港馬拉松及小型十公里賽事,他笑說即使跑季完結,亦要做器械健身保持肌肉強度,「跑季一般在十月開始,跑十公里約練個多月,半馬約四至六個月,全馬需一年,自己每周跑三次約十公里,初跑者要抱愉快心情,不要強追里數,簡單如來回跑中山公園至灣仔金紫荊廣場,海邊慢跑,中途有公園設飲水機稍作休息,中階則由高街經夏力道跑上中山公園,高階由西環經域多利道到華富至鴨脷洲,越野跑由西環經山路往黃竹坑到灣仔,跑運動場間歇跑數圈數,能練肌力加速度。」
中西區並沒有室外運動場,他認為區內跑步設施算齊備,建議增加如將軍澳單車館室內跑步徑,這能無天氣,舒活身心,「跑姿正確避免受傷,自然擺手、腰肢挺直,熱身準備充足,跑前握手踢腳,讓肌肉恢復記憶,跑後拉筋放鬆,除全馬外,跑至中間拉筋屬不正常,比賽前兩星期食肉戒澱粉醣分,跑前食飯麵吸收醣分儲能量。穿合適跑鞋,底薄易患筋膜炎,着壓力襪能加速血液循環,使乳酸加快吸收,回復體力,最後懂跑步禮儀,與迎面者打手號,清楚知道跑左或右,不要拍照打卡,阻塞跑道。」努力拼勁,爭取最佳成績,迎難而上,檢討挫敗得失,知曉不足,方能比較進步。
----- 廣告 Ad -----
香港電台「社區參與廣播服務」節目《街坊體育會》節目介紹由一眾西環街坊所成立的體育會,帶領聽眾認識區內的行山路線、泳棚及其他體育設施,當中可見區內人情味濃厚,街坊彼此熟絡且樂於互助。
節目逢星期日晚上10時半至11時在港台普通話台(AM 621/FM 100.9跑馬地、銅鑼灣、灣仔、屯門北/FM 103.3將軍澳、天水圍)播出,節目重溫請瀏覽 cibs.rthk.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