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媒體報道,台灣的羽毛球價格正在飊升,一筒12個的 YONEX 比賽用羽毛球 (AS-50) ,9月由920元新台幣加價至1700元新台幣,增幅超過80%。羽毛球供應問題,亦令國際羽毛球聯會 (BWF) 表示關注。秘書長 Thomas Lund 稱:「全球羽毛球的供應開始短缺,令羽毛球價格上漲,現已影響世界各地的羽毛球社區。」
羽毛球減產原材料短缺
現時國際正規比賽對比賽用的羽毛球都有嚴格規定,球賽使用的羽毛球 (badminton shuttlecock) 要由天然羽毛製造,這些羽毛來自鴨或鵝。製作一顆羽毛球需要16根刀翎,而每隻鵝的左翅和右翅各自最多只有7片刀翎適合製作羽毛球,意味著需要超過2隻鵝才能製造1顆球。
----- 廣告 Ad -----
不過,全球最大的羽毛供應國中國,近年鴨鵝產量大減。2018年非洲豬瘟爆爆發,全球豬肉價格大漲,飼養家禽的農戶紛紛轉而飼養豬隻。2024年中國屠宰了42.2億隻鴨和5.69億隻鵝,比2019年的高峰期下降了10%。鴨鵝產量下降,令製造羽毛球的原材料供應短缺。
羽毛球愛好者大增

台灣球手戴資穎
近年羽毛球在多個亞洲國家和地區都高速發展,台灣、日本、印度,以至泰國等,都能夠在國際賽中打破傳統勁旅的壟斷局面,鼓勵了更多人參與羽毛球運動。BWF 的數字指出全球羽毛球愛好者高達7億人,過半是亞洲人。
這幾年台灣球手戴資穎在國際賽中屢創佳績,鼓勵不少台灣人投入這項運動。台灣教育部統計,全台羽球場館在2019年後急增,升幅高達59.46%。
至於日本,羽毛球熱潮令當地著名羽毛球品牌 YONEX 飊升。在東京證交所掛牌的 YONEX,股價今年以來大漲109%,並於8月13日創下歷史新高。

日本志田千陽與松山奈未
有評論指出,羽毛球短缺雖令價格上升,影響愛好者參與運動。但正所有「有危就有機」,不少人相信現時正是時機進行改革,例如引入合成羽毛球,環保之餘,也可降低運動成本。
----- 廣告 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