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tz > 運動 Sports > 單車 Cycling > [Perskindol Swiss Epic] 歐洲的山地車多日賽 (上篇)

Perskindol Swiss Epic 是一場好玩的五天山地車多日賽,屬於 Epic 系列賽事三大賽之一 (另多兩大分別是 Absa Cape Epic 和 The Pioneer),也是南非 Absa Cape Epic 資格賽。Perskindol Swiss Epic每年都會設計全新的路線,是對耐力,鬥志和技術的獨特考驗。美如圖畫般的雪白山岳與藍天形成鋸齒狀的天際線,讓山地車選手完全忘掉翻山越嶺的疲勞,讓身體和心理需求是靈丹妙藥。參賽對象是世界頂級選手以及像我們一樣的瘋狂業餘愛好者,每隊必須由二人組成。今年的賽事就有前香港單車隊代表鄭澤誠  Ken 的我和現香港山地車隊代表嚴浩煒 Kevin 組成的「師徒檔」參賽,最終取得男子組總成績40名以及總成績85名。讓我們來看看山地車長途賽及多日賽老手「肥誠」和首次參賽的Kevin到底在比賽中擦出了什麼的新火花?

今年的 Perskindol Swiss Epic 是從以環保出名的無汽車村莊 Bettmeralp 出發,途經 Grächen,而最後到達著名的馬特洪峰山腳的渡假聖地策馬特,沿途探索阿爾卑斯山脈的山路小徑。今年是最後一年在阿爾卑斯山區進行比賽,而下一年的比賽將會改為在瑞士東南邊的區域進行,因此這絕對是一次難忘的阿爾卑斯山體驗!

五天的比賽需要完成322公里,並且累計爬升 12,300米,與同年的南非 Absa Cape Epic 相比,比賽共計八天,全程 658公里,累計爬升高度達13,530米。另外,新西蘭的 The Pioneer,比賽共計六天,全 程424公里,累計爬升高度達 15,124米。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 Perskindol Swiss Epic 比 Absa Cape Epic 和 The Pioneer,距離雖是短了,可是爬升卻是相約,這也表示瑞士對比南非及新西蘭的比賽對選手爬坡能力要求更高,而對技術的要求都不少。由於比賽場地位於高山位置,第1站的起步位置就差不多是 2,000米高山,和我們生活於平原很不一樣,因此我們提前數天到步,讓身體適應當地環境。

我們從香港出發,直飛瑞士蘇黎世,接著轉乘鐵路到 Betten,再坐纜車到 Bettmeralp。出行前,大家需要注意的地方,是好好包裝和保護好你的單車,否則經過如此長途運送後,難以預料會出現什麼情況。

在賽前適應的兩天,感覺跟南非比賽最大的分別是這醉人的風景,讓你感覺是在渡假而沒有賽前緊張的感覺。很多人會以為外出比賽是很緊張和大壓力,其實我們感覺是相反,是很放鬆和自在,因為能夠遠離繁華的都市和工作,做自己喜歡的事,不是一種享受和幸福嗎?

到了選手報到日,比賽的感覺終於來了。場館不能說人山人海,相比南非的六百多隊,瑞士只有其三分之一,但是還能感到熱烈的氣氛,工作人員以及當地的居民都非常熱情。主辦方更找來當地的樂隊表演傳統音樂。報到日也是選手們互相認識的好時光,因為接下來的一星期,大家都會同一條賽道上努力。賽場上大部份都是歐美選手,除了另外兩隊中國選手,幾乎看不見亞洲的臉孔,因此很多選手以及工作人員對我們都特別關注。

Perskindol Swiss Epic 跟 Absa Cape Epic 一樣同樣會給每位選手派發一個旅行袋,在整場比賽中,我們就只能把所有行李放到這個大會提供的旅行袋,上面放有每位選手的參賽號碼和居住的酒店名字,方便工作人員在轉場時,幫大家分發到不同的酒店。至於其他行李和單車袋,則會由大會代為保管,在比賽最後一天取回。因此根據經驗,為免回程的行李超重,所以我去程只帶一個輕便的旅行袋,推薦 Osprey TRANSPORTER 65,因為當你換上大會的提供的旅行袋後,自己的可以摺起來收藏。

這次的隊友嚴浩煒 Kevin 是我十多年前的老搭擋,他現在是一位博士生,在瑞士蘇黎世做研究,我們之前曾經一起代表香港參加亞洲山地車錦標賽和全國山地車冠軍賽。

十幾年的老車友一起比賽特別有意思,而且在這樣的大賽中有苦有樂,而當中令我們最難忘的可以算是第一站的時候,Kevin 在最後十公里的爬坡時,大腿開始出現抽筋的情況,迫不得已要減慢。到接近山頂時,他的大腿已進入無法踩著向前的狀態,只好下車半行半跑。我知道他當時心情和身驅都絕對不好受,因此我當時能做的是不斷為他打氣,給他更多正能量去一起完成比賽,在需要時給他「如來神掌」,為他減輕能力負擔,當時的情景讓我腦海浮現十年前他剛認識我的時候,我們一起訓練的場面。十年後大家一起到瑞士參賽,確實是想都沒想過,或者這就說明了只要忠於熱愛的事情,日復如一地做,不放棄,或者會有些意外驚喜。

在比賽期間,讓我印象最深刻,是當地對山地車運動的支持。我們途經的地方,到處都是可以騎車的山路,難怪瑞士的選手在國際上的山地車技術和成績是最好的。從幾歲的小朋友到至少七十歲的老車友,他們都是用單車去享受大自然的,而且很多小朋友的技術很好,看著他們玩獨輪騎 wheelie,各種壓灣和跳躍的技術,實在是讓人羨慕不已。至於在山上看到的一些老車友,雖然他們騎著一些款式較老的山地車,但是看到他們都是從心底裡帶著微笑,享受著這項運動。可能大家都吃過瑞士的三角巧克力,我們最後一天比賽其中一段路,就是會經過這個三角巧克力山 – 馬特洪峰,當你爬坡來到這個地方的時候,真的是倦意全消,真的想去摸一摸馬特洪峰的山頂,哈哈!

當然除了苦與樂,這裡也可以分享關於賽事組委會的安排。Perskindol Swiss Epic每天的起步出發跟我參加過的 Absa Cape Epic一樣,會按照比賽的成績進行分組,分成 UCI,然後是 A到 F組,每組相隔數分鐘出發,這樣的分組可以讓比賽可以更順利進利,避免出現在山路上「塞車」的情況。瑞士著名鎮痛專家 Perskindol除了作為賽事冠名贊助商外,每天比賽前都會為選手噴塗熱身油和按摩熱身,而賽後選手則可以享受 20分鐘的 Perskindol按摩服務。

由於瑞士不像南非一樣,有大片草地可以搭建由帳蓬組成的選手村,所以選手都會分配到鎮上不同的酒店居住,所以早晚餐都會在各自的酒店或指定的餐廳進行,而午餐則在完賽後在終點領取。行李運送方面,在選手報到日的時候,我們都會獲發行李卡,上面有我們的名字,參賽號碼和幾天所住的酒店名字。在轉場的時候,已需要交到酒店大堂,賽事的工作人員便會幫我們送到下一家酒店的房間,當我們賽後回到酒店已可立即梳洗,這方面真的十分好。

至於照片方面,今次的旅程除了我們有隨隊攝影師阿峰外,大會也跟南非賽事一樣,安排了 Sportograf 為參賽選手拍照,賽後就可以購買照片,以這樣高質的照片來說,這數百元是超值!

好的,馬上給大家送上今年 Perskindol Swiss Epic 的每站紀錄:

第一站 | 貝特默阿爾卑 >> 貝特默阿爾卑| 63公里 | 爬升2700米

Perskindol Swiss Epic 的第一天,選手們由貝特默阿爾卑的賽事中心出發。由於早上出發時溫度較低,所以賽前熱身變得更重要,這樣可幫助肌肉迅速進入比賽狀態。開賽後,大會的領航員騎著 eMTB以中立形式帶領我們駛出小鎮。離開小鎮後,便是第一段的越野爬坡,大概 3公里,爬升 400米左右,在山頂可以一覽著名的阿萊奇冰川。通常在多日賽的首天,各選手們都會積極發力進攻,嘗試在早段把對手拉開,爭取較前的總成績排名 (GC)。

我們亦跟隨大組的節奏,保持在中上遊的位置。由於起點是位於海拔 2000米左右,空氣較平原稀薄,氧氣的濃度較低,心肺及肌肉都需要更用力去輸出相同的功率,而我們的心跳都比正常時候高出大約每分鐘 10-20 BPM。 完成首段爬坡後,便是長達10公里,下降 1200多米的單線越野路段, 直達羅納河谷。下坡路段整體難度頗高,有很多頗窄的 V字形髮夾灣,天然的尖銳亂石堆及連續數級的落差。我們都以安全第一的戰術去應付下坡路段,為免因爆胎或摔車而損失更多的時間。

下坡後,主要都是起伏路段,穿越於羅納河谷周邊的村落及山路。我們都一起保持著挺快的節奏,希望可以爭取總成績上更高的名次,使我們在第二站可從實力較強的組別出發。途中更有機會首次在鋼索吊橋上騎行,輕輕搖晃地俯瞰腳下溪流的體驗別有一番風味。而第一站的「高潮」,於45公里處開始的 10公里,平均斜度約15%的泥石路面爬坡。這時候,Kevin 雙腿開始感到疲倦,可能是因為在賽事前40公里的高速節奏消耗得太大,身體未適應在高原的高強度的耐力踩法。他的四頭肌開始出現抽筋的情況,迫不得已要減慢。到接近山頂時,大腿已進入無法踩著向前的狀態,只好下車半行半跑,心情和身驅都絕對不好受。我此時能做的就是不斷為 Kevin 打氣,鼓勵他前進,好不容易我們終於到達費爾施-埃基斯峰。接著,我們一直下坡回到貝特默阿爾卑的終點,心想只求沒有意外,順利完成第一天。看到衝線拱門時,那種釋懷的感覺真是難以形容。

>

第二站 | 貝特默阿爾卑 >> 格雷興 | 77公里 | 爬升2700米

Perskindol Swiss Epic 的第二站,這站是比賽第一次的轉場,從貝特默阿爾卑到格雷興,是今年比賽中距離和關門時間最長的一站。由於在第一站我們奮力向上,大會根據總成績排名將我們調到 UCI 組別後 2組的B閘出發。離開貝特默阿爾卑小鎮後,是悠長的單線技術性下坡,經過莫雷爾 (瑞士境內荏唯一的蕃紅花農場),再沿著羅納河谷直達著名古老城區布里格。

接著,我們平穩地進入該站的首2段爬坡,分別是 10公里爬升1000米及 4公里爬升 400米。這段上坡混合了柏油路及不少本地熱門的登山徑,意味著有一定的路段的坡度是騎不上,需要下車推。這對於一般選手來說都會頗為棘手,其中一個原因是我們不太習慣像三項鐵人般的迅速肌肉功能轉換,節奏也較易被打亂。加上汲取昨天的經驗,我們都以較保守的節奏去應付賽事前半段,中途亦跟不同的選手拉鋸。沿途在爬坡的路上更可以遠距離觀望最後一天的終點,世界著名三角朱古力上的標誌 – 馬特洪峰。

攻頂後接著是沿著羅納河谷山連綿的下坡,直達另一老城區菲斯普。從這裡開始沿著馬特河谷都會較為平坦的路段,我們都爭取時間調整休息,保持平穩的速度向終點前最後一段上坡進發。格雷興是一座位於海拔1700米梯田上的古老城鎮,意味著選手們需要從馬特河谷爬上1000米才能完賽。我們幸好比賽前半段保留了較多的體力,在這段13公里的柏油路爬坡,我們都能徐徐超越一些在早段時甩開了我們的對手,加上聽著由路邊 400多年前建成的引水道出來的流水聲,不經不覺寫意地爬到了在格雷興鎮中心的終點。大會更有心思地在終點前,搭建了一個木板的彎牆,作為我們一天辛苦過後的小獎勵。

(待續……)

原文載於鄭澤誠網誌
鄭澤誠 Facebook專頁
R3 Cycling facebook專頁

Fitz 連結: https://fitz.hk/?p=104261

更多:
Fitz Facebook 專頁
贊助不是為你而生
[R3山地車分享] 關於山地車馬拉松賽的見解
[R3山地車技巧分享] 5個應付石頭路段的技巧
你好南非! 鄭澤誠的Cape Epic之旅
[訪問鄭澤誠] 堅持就是一種勝利,沒有人可以質疑
Fitz Cycling單車


文章為作者意見,不代表Fitz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