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阿婆叫 Leni Riefenstahl,72歲時訛稱自己52歲,參加了潛水班,成為水底攝影師,並出版影集《The Coral Gardens》和《Wonders Under Water》。她一共潛水2000多次,成為這項記錄的最高齡者。
94歲時,她來到哥斯達黎加,潛到海底拍攝鯊魚;95歲時,她掌握了新的專業設備,並學會用蘋果軟件加工圖像。98歲時,她帶領攝影隊去山區拍攝,不料飛機突然墜毀,她肋骨多處斷裂,卻大難不死;2002年即是100歲時,她剪輯了最後一部紀錄片《Impressions of the deep》。
年輕時,Leni Riefenstahl 美得無懈可擊
Leni Riefenstahl 不僅是驚世美人,更是才華橫溢。Riefenstahl 出生於一個富有德國商人家庭。她天資聰穎,對詩歌、繪畫、電影、戲劇,都深深著迷。順理成章,她日後成為舞蹈家、電影明星,又是著名導演、製片人、攝影大師,被稱為現代「紀錄片之母」。
Riefenstahl 一出道就擔當女主角,電影導演 Arnold Fanck 都被她那沈魚落雁的美麗折服,
----- 廣告 Ad -----
Riefenstahl 在首部電影《Der Berg des Schicksals》(聖山) 以女主角身分演出。而後,她學習了導演與剪接技巧,開始走上了導演之路。1932年,Riefenstahl 自導自演了《Das Blaue Licht》(藍光) 。
在她眾多的粉絲中,有一位是地位顯赫的大人物 – 希特拉。她曾在柏林體育館,聆聽了他的演講,短短幾分鐘被他「洗腦」。
後來,她給希特拉寫了一封信,表達自己的仰慕之情,並提出見面的請求。讓她意外的是,希特拉很快便答應了她。
這次會面可謂一見如故。此後,他們開始秘密交往,有傳她做了他的情婦。不過,他們都矢口否認,只承認對方是好朋友。
傳世經典的《Triumph des Willens》(意志的勝利)
Riefenstahl 當時接受了希特拉的邀請,為納粹黨拍攝一部紀錄片,希特拉提出的要求是要藝術化,要打動那些對政治並不感興趣的觀眾。Riefenstahl 拍攝了1934年德國納粹黨在紐倫堡召開的全國黨代表大會,此會議有超過70萬支持者出席,影片由巨型符號、個人崇拜以及強有力的政治象徵所組成,充斥著獨特的美學,充份突顯出煽動性的納粹形像。在此後的多年中,它依舊是是政治宣傳片的經典佳作。
Leni Riefenstahl 作為女導演,1935年的《Triumph des Willens》(意志的勝利) 是她的代表作之一。
此影片在期後多次獲獎,但在二戰之後則被禁播,直至2004年。但它對於電影界及各紀錄片影響深遠,而且在推動群眾支持納粹方面也極為重要。
希特拉給了她最大的支持: 無上限製作費和超過100人的製作團隊。
16名攝影師和16名助手同時工作,36架攝影機同步錄影,26部汽車和眾多保安人員任由她差遣。甚至在拍攝期間,希特拉本人也任由她指揮。
當時才32歲的 Riefenstahl,就如一位女王,在現場調兵遣將,顯露出驚人的才幹。第一次拍攝氣勢宏大的閱兵場面,她信心十足,駕輕就熟,創作意念信手拈來。
片中,希特拉被美化成光芒萬丈的神,乘坐飛機從天而降。頓時,吶喊聲、歡呼聲響徹雲霄。
拍攝《意志的勝利》,總共用了17萬尺菲林。經過精心的剪接,該片成為震驚世界的政治宣傳片,並獲得威尼斯電影節金獎及巴黎博覽會金獎。
電影雖然是黑白,但希特拉被「形造」得光輝燦爛。據說,大學規定在電影課上不可以把影片全部播放,因為它蠱惑性和煽動性十足,簡直邪魅不可擋。
----- 廣告 Ad -----
因為她當時是穿著軍服拍攝,而作品也確實影響力相當巨大,甚至她跟希特拉的親密關係都是毋容置疑的,因此往後一直有評論認為她必須為戰爭罪行承擔責任。
在戰後,即使她表示對集中營等毫不知情,也一度被軟禁,她亦從此被冠上「納粹攝影師」之名。這部影片越是成功,Riefenstahl 的罪過就越是深重。
體育不應跟政治有關?
除此之外,Leni Riefenstahl 還有 1938年的《Olympia》(奧林匹亞),紀錄了1936年的柏林奧運會,氣勢更加恢弘壯闊。
這是奧運第一部紀錄片,她出色並且前衛的鏡頭運用等技術,更成為日後行業標準,並且被「時代周刊」列為百部影片之一。雖然這是一部體育比賽的紀錄片,拍攝並突顯出運動員的優美身姿,作品亦獲多個獎項,卻也被批評是鼓吹納粹那些雅利安優等人種的理念。
為了拍攝到完美角度,Riefenstahl「上天入地」,在賽道旁挖深坑放置攝影器材,務求拍出運動員的仰角;在艇上、馬背上安裝攝影機,拍攝運動員的動態;甚至安排了飛機和熱氣球,拍攝壯觀的俯瞰鏡頭。
她指揮著200多人的攝製隊,花費了18個月拍攝,最後在120萬尺的菲林中,剪輯出了205分鐘的精華。
她說:「奧運會14天就結束了,我的電影要讓別人看20年。」的確如她所願,《Olympia》(奧林匹亞) 獲得了威尼斯電影節金獎,媒體評價它是「螢幕的史詩」。
然而,這部本沒有政治色彩的紀錄片,在1938年成為獻給希特勒49歲生日的賀禮,因此也成為了Riefenstahl 的罪狀之一。
對 Riefenstahl 而言,《Triumph des Willens》和《Olympia》這兩部片子既是她的紀錄片巔峰之作,也同時成為最有爭議的作品。直到1939年二戰爆發,納粹暴露出猙獰面目,Riefenstahl 才看清希特拉的虛偽和殘酷。她曾悔恨地說:「我寧願在1939年9月1日之前死去。」之後,她發誓再也不為政治效力。
----- 廣告 Ad -----
1945年希特拉倒台,她被送進監獄。身陷囹圄4年後,她被無罪釋放。判決書裡說她「沒有從事與藝術無關的工作」。然而讓她難過的是,人們總是不肯原諒她,永遠在指責她那個污點。
Riefenstahl 僅有的一次婚姻,是1944年嫁給P eter Jacob,他們沒有子女。不過,她不甘就此沉淪,她要繼續向人們證明自己,不怕從頭再來。她拿起了照相機,成為了一名攝影師。她多次去非洲生活,和當地的努巴人在一起。1972年,她的影集《Die Nuba》引起轟動。在她的鏡頭下,努巴人是那樣明艷絢麗,給人們帶去了視覺震撼。
可是,世人並沒有完全原諒她。1974年此書英文版《The Last of Nuba》在美國出版,Susan Sontag 指責她在兜售「法西斯美學」。Riefenstahl 拒絕接受,她說:「不要因為我為希特拉工作了7個月而否定了我的一生。」
在她去世前不久的一次採訪中,她解釋道:「當時,我和數百萬人一樣,認為希特拉擁有那個美好的答案。」
在電影《Er ist wieder da》(希魔回來了) 了中,希特拉提出了一個問題:「你們說我是怪物,而那些選舉出怪物的人,也是怪物嗎?」
2003年9月9日,101歲的她死於癌症,在慕尼黑的家中安然離去。
為邪惡政權服務的人,歷史會記得他們助紂為虐。直到生命盡頭,他們也無法擺脫一身罪孽、惡行。
資料來源: The Wonderful Horrible Life of Leni Riefenstahl [Documentary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