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tz LogoFitz LogoFitz LogoFitz Logo
  • 運動
    • 跑步
    • 越野跑
    • 行山
      • 行山路線
        • 西貢
        • 新界中
        • 新界北
        • 新界東
        • 新界西
        • 離島
        • 九龍
        • 香港島
        • 海外
    • 健身
    • 單車
    • 游泳
    • 三項鐵人
  • 活動及比賽
    • 香港比賽時間表
    • 本地活動及比賽
      • 長跑及馬拉松
      • 越野跑
    • 海外馬拉松名額
  • 生活
    • 露營
    • 旅遊
    • 校園
    • 飲食
    • 保險
  • 裝備
    • 一般裝備
    • 跑步裝備
    • 行山裝備
    • 單車裝備
    • 能量補充品
    • 露營裝備
    • 拍攝裝備
    • 穿戴裝置
    • 手機App
  • 聯絡
    • 聯絡我們
    • 短片製作及商業攝影
    • 網站簡介
  • 聯絡我們
  • 短片攝影
  • 活動策劃
  • 商業合作
✕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萬宜意外目擊者回顧] 安全第一 挑戰第二

            • 主頁
            • 所有文章 Posts
            • 運動 Sports 行山 Hiking
            • [萬宜意外目擊者回顧] 安全第一 挑戰第二
            Halu - 人生就是不停的訓練 2020-04-12

            字 Decrease font size. 字 Reset font size. 字 Increase font size.

            安全第一  挑戰第二

            相信不少讀者也有留意到早前在香港發生的意外,而我和師傅及兩名隊友是這件不幸事件的目擊者。經過數日的沉澱後,也決定要感性加一點理性來抒發一下。在華人社會對意外事件也是避之不談,但在師傅的交談中喚醒了前輩說過的一句話,人類能夠進步是因為有歷史教訓,登山安全增加,正因為登山的數百年歷史出現的意外,再不斷演化各種的登山系統,這就是進步。若然對意外避之不談,只會造成另一次意外。所以沉澱過後,決定用文字節錄一下,部份媒體的報道失實,小弟已向相熟的媒體報告及正面地更正事發地點及事件。希望大眾對地點有所認知,再判斷會否前往。

            當日 (4月9日) 一早和隊友們從東壩出發前往花山的傳统攀岩場探索,從撿豬灣後的路段也是屬於綑邊路段,水漲時路況險峻岩石因海蝕而脆弱,也會有致命的下墮風險,最後憑著登山經驗來通過,在檢討後應為需要使用攀岩系統通過會增加安全性。

            意外位置 (黑圈)

            檢豬灣位置圖

            ----- 廣告 Ad -----

            檢豬灣一帶的海蝕洞  圖: Google Map 截圖

            大約下午三時,遇上涉事兩名女士在我們攀岩的地方(意外地點對面)經過,我們也不以為然,這點我們也有疏忽,沒有提出危險提醒。約下午四時,我們準備再次攀岩時,突然後方傳來落石的聲音,意外發生了。當時,除死者外,她的同行人士仍曝露在危險路段,情緒極為失控,絕對有下墮風險。該地區完全沒有電話信號,我沒有深思下也大喊:「我跑出去報警。」,回想後也知道不是最好的決定,因為我獨自走過綑邊曝露路段,倖好剛剛漲潮,可間水從下方經過。沿路不停呼喊途人,也是沒有人收到電話信號,大約1.5公里到東壩亭才有信號報警,這是人生最長最難過的跑步。 對不起,我花了17分鐘才能到達信號地點,消防接報後,十多分鐘便到達,我向消防員指引路線,此時已看到飛行服務隊直升機已到達現場,開始救援。

            當我回到事發現場,看到師傅和隊友利用技術嘗試上攀至被困者,進行穩固工作等待救援,但因著該環境極度破碎,沒有辦法安全接近。幸好,專業的飛行服務隊順利救出被困者。然後,仍要等候上攀救援的隊友下來,十分擔心,一方面天色漸黑,另一方面水更漲,增加風險。幸好有頭燈,水位只在浸過小腿,不用上攀降低風險。終於,可以放鬆一點。

            往後,師傅會嘗試用客觀角度寫下報告,作為日後減低風險的資料。

            個人感受

            看到網絡留言,不少也指罵遇險者,在我個人而言,每個人也有決定自己所有行為的自由,旁外人沒有判論對或錯的資格,何妨是一件不幸事件,指責是沒必要,必要的是防止再次發生。

            在看著直升機來回救援時,我俯伏在岩上回避,那一刻感受很深,感受到人的脆弱和不能控制的事很多。內心天使向我說:「我為何仍要登山,向危險出發呢?」魔鬼卻對我說:「控制不了的事太多,活在當下。」 結論仍然沒有,我只是想念每次登山之旅也為我擔憂的人,謝謝你們。

            ----- 廣告 Ad -----

            冷靜過後也知道登山教育的重要,就如學習急救的第一句一樣:「現場環境安全。」在登山也是一樣,過往在海外登山最重要的學習是環顧四周不同地形,看到有風險地區便回避或運用洽當的技術來安全通過。就如事發現場,上方佈滿不穩定巨石,我們這類登山者沒有必要絕對是不會接近,因為落石風險相當高。在碎石曝露的地形,更不會隨便作出上攀的決定,因為該地形凌碎難以設置保護點,把手腳位也是隨時爆破,跟我們推斷,意外的發生可能是誤拉或踏到不穩定石頭引起。很內疚,沒有作出提醒。

            除了事發地區外,香港也有不少險線,大部份人也是徒手攀爬,部份更有致命風險。當我學習了登山技術 (Mountaineer Skills) 後,絕對會使用安全技術來通過,風險降低同時又能享受路線的快樂。Kilian Jornet 說知識是降低風險的重要元素,可惜的是在香港的登山教育下,連風險評估的意識也沒有,很多人只依據不整存的網絡資信就出發,這是不良好的風氣。 經過此事,發現不單是海外攀登需要教育,在香港登山也需要教育。

            感激,愛冒險的我還沒有山中胡亂冒險時,便遇上師傅用經驗來教育風險評估,用耐性來教育登山技術,寄望香港登山文化及安全會進步,不願再看到意外發生。

            希望受此事影響的人,一起努力康復。

            題外話

            當我跑到東壩完成報警後,十分口渴,我詢問在等客的的士司機有沒有水可以給我,他叫我到廁所喝。然後,我告訴他們來龍去脈,為何會沒有水和等待消防到達,他們更冷笑說:「你上車,我載你出去買。」然後恥笑我。 那一刻我沒有憤怒,只有悲傷靜候。現在回想起,十分憤怒,原來有些的士佬可以咁仆街。

            一路好走。

            人生就是不停的訓練 Facebook 專頁

            分享
            Halu - 人生就是不停的訓練
            Halu - 人生就是不停的訓練
            一生被訓練所羈絆 堅持十年的運動員精神,曾經是兩項運動的香港代表隊成員,現投入登山運動 發掘阿爾卑斯式風格的探索精神,達致「自主 和 公平 」的登山風格我

            請飲咖啡 支持我們

            © 2025 by Fitz Group Limited | All Rights Reserved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私隱政策
            • Team HNR
            • 9 Event
            • LINE Today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