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tz > 運動 Sports > 行山 Hiking > 虎視眈眈愉景灣—老虎頭郊遊徑

虎視眈眈愉景灣 - 老虎頭郊遊徑1路線:愉景灣碼頭 – 愉景山道 – 愉景灣水塘 – 老虎頭郊遊徑 – 亞婆塱 – 白芒 – 東涌
長度:約 17 公里
起點交通:渡輪(中環 > 愉景灣)DB01R (東涌 > 愉景灣碼頭)DB03R (欣澳 > 愉景灣碼頭)
終點交通:港鐵東涌綫、途經東涌至各區的巴士

老虎頭,位處愉景灣以西,名字已霸氣盡露,山如其名,山石形似虎頭,儼如對山腳的愉景灣虎視眈眈。攀登老虎頭路線繁多,初探老虎頭自當捨難取易。沿愉景山道上山,稍行片刻可見一座橫跨山谷的土壩,亦即愉景灣水塘的主壩。愉景灣水塘實為私人水塘,建於八十年代初,曾為愉景灣居民提供食水,直至 2000 年改經愉景灣隧道內的輸水管道引入食水後,水塘改作只供沖廁及灌溉之用。時值初冬,水壩上蓋着金黃色的草毯,微風在土壩上掀起一波波草浪,倒是挺壯觀的說。

回望維港方向,又是冬日常見的煙霞,維港門廊僅隱約可見,與夏天高清日子相差甚遠。步至主壩頂部,雖然水塘不算大,但景色不俗,附近蒼綠的山頭在湖面留下模糊的倒影,然後霎見有狗在岸邊暢泳,寫意非常。賞畢水塘美景後,水塘旁有較隱蔽的小徑登山,Eric 則選擇另一條較多人的山徑,不過須循原路折返下斜一會,請留意左邊前往眺望台的明顯支路。

愉景灣水塘
愉景灣水塘

在眺望台可俯瞰愉景灣一帶,以至維港兩岸,景觀開揚,值得一遊,若發展計劃獲批,恐此景不再,眼前將只餘高樓大廈。發現附近山頭的三角網測站,便在護土牆旁邊找路走上去 Kill 標,路不算難走,不過十分鐘左右的路程。三角網測站景觀更見開揚,更可順道視察一下稍後登山之路,陡斜山徑清晰明顯,沿途沒半點樹蔭可言,炎夏時須慎防中暑。Kill 標過後折返眺望亭,在返回馬路的小路右邊可見在草叢中的登山小徑路口,一不留神便很容易錯過。由愉景灣至老虎頭頂並非正式行山路線,故此部份路段路況頗差,建議攜帶行山杖及手襪,以備不時之需,雖然遊人不少,不過若能結伴同行有個照應則更好。

初段泥石小徑尚算平緩,不難應付,而中段開始山徑不時頗為陡斜。部份路段還好,可隱約找到泥級上山,但更常遇到的是沒有樹,甚至連草也不多一根的,想手腳並用登山也有點難度。最為難忘的是,那時在一陡斜路段 (也記不起確實位置了) 坐下小休片刻,風景倒是不錯,但問題就來了,碰巧附近真的連草也沒有,完全沒有東西可以借力,如何在那滑得很的浮沙碎石路安全站起來再轉身繼續登山而不失霸氣呢?

似近還遠的老虎頭
似近還遠的老虎頭

來到虎頭位置,站在老虎頭上,可能無甚可觀,甚或會輕易錯過,但續向上行即能得見唯肖唯妙的虎頭。冬意漸濃,老虎身上已換上金黃色的皮毛,虎頭上的小徑儼如虎紋,山崖兩側突出的石塊活像虎耳,整個虎頭栩栩如生,雄視愉景灣一帶。除了東望愉景灣、維港外,由於開始站得比北面的山脊高,朦朧的屯門以至當時還尚未完全成型的機場新填海區皆盡收眼底,飛機接連劃過長空,究竟外國旅客自高空鳥瞰香港一大片蒼綠郊野時會有甚麼感覺呢?

終於來到老虎頭山頂,此處亦為2011年新闢的老虎頭郊遊徑之終點,郊遊徑全長 3.4 公里,位處北大嶼郊野公園 (擴建部分),沿途路況良好,逆行可抵亞婆塱,其後可選擇前往東涌白芒或梅窩白銀鄉。當局於山頂設有觀景台,極目迥望,風光旖旎,可飽覽附近一眾小島,如坪洲、長洲、南丫島、大小磨刀等等,當然少不了懂得飄移的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向西凝望,山巒起伏,倘若遮去機場一帶的景色,在藍天襯托下,倒帶點外國山區的感覺。郊遊徑將一大片天空草原一分為二,而隔火帶寬闊的青綠色跟兩旁的土黃色形成強烈對比,煞是有趣。郊遊徑依山脊而建,蜿蜒曲折,伴着微風沿小徑下山,甚是舒服。

山脊小徑蜿蜒曲折
山脊小徑蜿蜒曲折

繞過小山頭後,奇石滿佈山徑兩旁,琳琅滿目,行山人士多給它們起了不少有趣的外號,如跳板石、試劍石、仙桃石等等,最為特別的是在路中心的仙桃石,神似非常,確是鬼斧神工之作。其後跟山坡下的高爾夫球場只是咫尺之遙,不知有沒有人嚐過高爾夫球波餅呢?越接近郊遊徑起點,兩旁植物就越高,景色亦不及早段開揚,不過郊遊徑本身頗短,所以不必很長時間就走畢全程了。郊遊徑於亞婆塱接上香港奧運徑,左轉可往梅窩,Eric 則右轉前往白芒。奧運徑在 2008 年將東梅古道白芒至白銀鄉的一段命名為香港奧運徑,並在沿途路面嵌入奧運項目標誌。下山途中可俯瞰大蠔灣,本來大蠔灣有片紅樹林,2014 年給村民用推土機無情摧毀,甚是可惜。

山巒起伏
山巒起伏

鄉郊支路不少,敬請留意路旁或嵌入路面的指示,記憶所及,牛牯塱村不太歡迎外人,村口掛有警示牌,內有惡犬,切勿胡亂闖入。之後來到白芒村,據旁邊傳意牌的解釋,村名由來大致有兩種說法,一是該村祖先初來甫到見此地遍地白芒野草,二是該村祖先自中原南遷至此,因懷念故鄉而時常北望神州,客家籍的村民把「北望」唸成「白芒」,而村中郭氏乃唐朝郭子儀之後,其後人於明朝萬曆元年遷至此地。白芒村比較有名的是抵禦土匪海盜的更樓以及土地神社旁的試劍石,村口掛有指示牌,為遊人打開方便之門作補給,再稍向前行可見山邊已荒廢的垃圾焚化爐。

離開白芒村後,看見巴士站時不要太興奮,皆因停泊此站的嶼巴 36 號的班次非常稀疏,一整天只有 4 – 5 班,遊人大多利用隧道橫過高速公路之後,沿海邊小徑步回東涌,一路上風景尚算不俗,不過附近工地越來越多,再加上未來的東涌(東)填海發展計劃以及日前通過的大嶼山發展策略建議,嶼北走廊未來會變成甚麼樣子呢?

郊遊日期: 2013.12

原文及更多照片,載於 八十後的光怪陸離

更多:
Fitz.hk Facebook專頁
浮生若夢觀音山
[email protected]
Fitz Hiking 行山


文章為作者意見,不代表Fitz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