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局局長黃錦星 (中) 自言有四十多年行山經驗,也有責任落手搬石、拿鋤頭,參與修復山徑
環保基金「共築可持續遠足山徑 – 無㾗山林教育計劃」
香港山徑日 暨 麥理浩徑40周年生日會
香港人喜愛郊遊,卻很少留意腳下的遠足山徑也需要愛惜和妥善管理; 而熱門行山徑在長年使用等因素下,更出現五大常見「疤痕」。綠惜地球獲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資助,在去年中開展「共築可持續遠足山徑 – 無痕山林教育計劃」,透過講座、導賞、清潔山徑及維修山徑的義工服務等活動,加深公眾建立「無痕山林」(Leave No Trace) 的郊遊態度及可持續山徑保育概念。
綠惜地球於10月19日,舉辦首屆「香港山徑日」活動,推廣愛護山徑訊息,邀請到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先生及漁農自然護理署署長梁肇暉博士蒞臨主禮,並親身體驗搬石頭和做木級等山徑維修工作。
左起 綠惜地球創辦人及總幹事劉祉鋒、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漁農自然護理署署長梁肇暉博士、綠惜地球董事梁榮武教授
適逢今年10月是麥理浩徑成立四十周年,「香港山徑日」活動亦邀請了40年親身見證麥徑成立的四位前輩出席「麥徑40話當年」環節,口述麥徑歷史。四位前輩分別為: 前漁護署助理署長王福義博士、首個麥徑全程公開比賽「麥理浩徑通走」創辦人陳志安先生 (安叔)、親手參與興建麥徑的漁農自然護理署退休員工溫廣球先生 (阿球)及周凱輝先生 (輝哥)。
左起「麥理浩徑通走」創辦人陳志安(安叔)、 前漁護署助理署長王福義博士、參與興建麥徑的漁農自然護理署退休員工溫廣球(阿球)及周凱輝 (輝哥)。
前漁護署助理署長王福義稱,郊野公園的設立,並非為「牛牡丹」、快跑式的競賽而設,反而鼓勵大家「慢動作」享受自然之美。「麥理浩徑通走」創辦人安叔則表示,在麥徑成立43日便舉行走畢全程的通走活動,回想當年,500多人起步,只有35人走畢全程,但全都在20個小時走完。他又說,當年都沒有 support team,大家僅靠自㩦水壺、乾糧,沒水就喝山水補給。兩位退休漁護署員工表示,當年穿著藍色工衣,開山劈石之際,遇上路過的朋友,都以為他們是囚犯。
漁護署主任向大家介紹修復山徑工具
綠惜地球稱,外地不少國家公園早有山徑保育的公眾教育活動,香港卻甚少有相關活動和研究,至數年前社會上才有關注郊遊徑石屎化的聲音。綠惜地球去年成立的「自己山徑自己修」義工組,邀請有興趣的市民接受本地及海外導師提供的培訓,透過天然物料及人力為主的「手作步道」方式,維修水土流失嚴重的山徑,令郊遊徑能保持和大自然環境融合。
嘉賓親身感受維修山徑工作
順道一遊千島湖清景台
熱門山徑五大常見「疤痕」
1. 水土流失
原因: 水土流失本是自然現象,指土地表面受到風和水等沖刷,造成土壤侵蝕及 流失。隨著近年遊人使用量增加,競賽活動等盛事活動頻繁,使用密度及強度均提高,加速水土流失,形成沖溝、樹根外露、塌樹等不同程度侵蝕現象。
舒緩方法: 在設計上能承受的地點進行集體活動,減少對天然山徑耗損,例如: 在已劃定指定用的郊遊地點進行集體活動、優先選擇有定期管理維修的山徑、在指定越野單車徑踩單車等。
2. 山徑被擴闊
原因: 山徑兩旁植物不斷被踩踏,造成山徑被擴闊,植披後退,破壞景觀。
舒緩方法: 「行正路」,避免踐踏山徑兩邊植物。
3. 胡亂開闢捷徑
原因: S彎是最常發現捷徑的地點,貪快的遊人不走正路,直接穿林通過,影響樹林及植物的生長。
舒緩方法: 避免自行開山劈路。
4. 水泥化
原因: 政府部門常以石屎鋪設行山徑,但石屎化路面無法吸收雨水,加速山徑兩旁水土流失情況 ,景觀上與自然環境欠和諧。
舒緩方法: 以「手作步道」方式維護天然山徑。
5. 山徑垃圾
原因: 最常見是食品塑膠包裝、膠樽及紙巾。
舒緩方法: 減少使用即棄用品,自己垃圾自己帶走。
此外,綠惜地球本月至明年二月將推出以下公眾教育活動,鼓勵實地賞惜遠足山徑:
「8條山徑自助導賞」
精選了8條本地郊遊路線,讓市民認識更多山徑故事及特色。指定郊遊路線沿途會設導賞牌,只需要掃描上面的二維碼 (QR code),就可以獲取山徑導賞資料。
「步道。自然美攝影比賽」
誠邀市民透過鏡頭發掘香港郊野山徑的自然美。比賽組別: 景物組、家庭組、人氣獎。
「自己山徑自己修」義工培訓計劃 (第二期)
募集60名義工,接受本地及海外導師的培訓,學習以手作步道方式維修山徑。
清潔山徑活動
落手落腳清理垃圾,關顧郊野。
活動詳情: http://greenearth-hk.org/naturetrails/
綠惜地球 The Green Earth Facebook 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