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線:緬甸臺 – 訊號山公園 – 訊號塔
長度:0.5 公里以內
起點交通:港鐵尖東/尖沙咀站 K / N4 出口
終點交通:同上
訊號山,又名黑頭山或大包米,縱然坐落尖沙咀鬧市之中,卻異常低調寧靜,多次在星期六到訪都門堪羅雀,彷若城市中的孤島。孤島之上,有座屹立逾百年的訊號塔,看盡維港滄海桑田,但它的故事,似乎已經漸漸消失在歷史洪流之中,甚或它的存在,又有多少人記得呢? 雖然 K11 及一蘭拉麵開幕後,街上人流多了不少,不過位於一蘭附近的訊號山公園仍然門庭冷落,時光在這裏彷彿凝住了。走進緬甸臺,公園入口設在垃圾站旁,毫不起眼,亦談不上鳥語花香,路人大多匆匆而過,想必沒有多少人曾經進去一探究竟。題外話,緬甸臺 (Minden Row) 跟東南亞的緬甸沒半點關係,Minden 其實是個德國城市,據說早年曾有些來自 Minden 的德國人定居於此,因以為名。
網上關於訊號山的介紹寥寥可數,而當中最為詳盡的要數九鐵尖沙咀支線的環評報告,後來 Eric 撰文時還根據這份報告再訪訊號山尋找一些之前大意錯過的文物。報告中提到,在英國政府與清政府簽訂北京條約割讓九龍半島之前,英軍早在 1842 年已於黑頭山山腳與建九龍東炮台,與前水警總部 (今 1881 Heritage) 附近的九龍西炮台配合扼守維多利亞港。及至 1903 年,黑頭山新建颱風訊號杆,用作懸掛颱風信號,也就是小時候所說的「風球」,而現時仍可在天文台開放日一睹這些風球的真面目。
十九世紀沒有 GPS,遠洋船隻在茫茫大海之中需要準確時間以配合六分儀來定位,而香港作為遠東一個重要港口,貿易日繁,香港政府遂於 1883 年創立天文台,以向船隻報時為主,氣象觀測為輔,並自 1885 年開始利用時間球向船隻授時。現時 1881 Heritage 的圓型白色小屋即為當年的時間球塔,此地居高臨下,景觀開揚,桿頂離海平面 84 英呎,港內各處皆能容易望到。當時平日每天下午十二時五十分就會將直徑六呎的空心銅球升至桅杆頂,然後時間球會根據天文台的訊號在下午一時正自動下降,港內船隻皆可依此調校船上的航海時計。
前水警總部一帶不斷發展,促使政府另覓更高位置,以免報時訊號受到遮擋,政府最後決定在黑頭山興建訊號塔,並在 1907 年將尖沙咀的時間球儀器搬遷至新建的訊號塔,而現時在 1881 Heritage 所見的時間球為 2010 年發展商復修前水警總部時參考外國的時間球以及香港天文台的資料複製而成,遊人可走進圓屋近賞時間球裝置,時間球還會在每天一時正下降,重現昔日光景 (不過現正進行維修,暫停運作,未知何時恢復運作)。
----- 廣告 Ad -----
訊號山早年為軍事要地,亦曾是尖沙咀海角的地標,可惜如今卻已埋沒在石屎森林之中。沿林蔭夾道的瀝青斜路可直抵「半山」,其後拾級而上即可「登頂」,全程大概數分鐘吧,嗯,你沒看錯,真的只需數分鐘,畢竟訊號山只是個小山頭,比走上嘉頓山還要容易。訊號塔的紅磚外牆配以綠色塔頂,對比鮮明,在公園內近乎隨處可見。剛在 2015 年 10 月躋身法定古蹟之列的訊號塔每天僅開放短短四小時 (上午九時至十一時,下午四時至六時),其餘時間核心內圍的大門緊閉,只能參觀核心外圍,如欲登高望遠,更上一層樓的話,還請留意開放時間。
訊號塔與港大本部大樓同屬愛德華巴洛克式建築,洋溢着英國殖民地時期精緻古雅的建築風格,不過時代變遷,這類建築在香港已所餘無幾。尖沙咀鐘樓採用常見的方角,站在角落向上沿稜線仰望會極具氣勢,而訊號塔則儼如溫文儒雅的內斂書生,方形塔身的角位採用更為美觀的斜削角,故此室內呈八邊形,頗具特色。紅磚外牆配上精緻的淺色本地花崗岩石構件,更顯古典色彩,而建築師甚至為了保持設計對稱,在底層加上不為實用的假窗裝飾 (其實當初還以為是後來密封的說)。除了假窗,還有花崗岩基座、入口楣飾、檐口和窗戶的吉布斯飾邊,這些石構件無不呈現建築師對美學的堅持,以及石匠的高超技藝。
踏進塔內,卻是何其簡樸,白牆之上除了一張舊照,沒有華麗裝飾,「家徒四壁」大概就是形容這個景況。早年底層用作存放颱風訊號,惟現已空無一物,而在角落的螺旋型樓梯,倒是引人注目。樓梯連接底層至二樓各層,配有熟鐵扶手的水泥梯級圍繞鑄鐵軸心柱而建,甚具美態,而由底層至一樓的部份更猶如鐵籠 (也許是保安需要?),梯級表面還有防滑坑紋,在細節處可見工匠的巧思。沿窄而斜的梯級小心登上一樓,亦即昔日設置控制時間球下降的氣缸的樓層,而石屎樓面的圓形痕跡疑似是早年儀器遺留下來的。塔內風格一致,都是白色牆身配上棕色窗戶,看上去十分順眼舒服。
二樓則是曾放置上升時間球機器及電子鐘的樓層,可在高樓大廈的狹縫之間窺見港島,不過四周的樹其實也頗高,所以視野不算開揚。時值夏日,外面酷熱難當,還好高層四面通風,塔內仍有涼風送爽。二樓還有鋼梯連接不向公眾開放的三樓,而三樓以及綠色圓頂其實是後期 (1927 年) 加建,因為當時附近興建了不少高樓,為免訊號塔受到遮蔽,只好加建一層令訊號塔增高二十呎,而新建樓層與本來風格相近,兩者已融為一體,故此未必能夠輕易察覺曾經加建。科技發展一日千里,以無線電報時更為有效,時間球漸漸變得不合時宜,天文台遂自 1933 年 7 月起停止使用時間球報時,其後遭移除的時間球裝置更不知所終,未知會否有重置訊號塔時間球的一天呢?
----- 廣告 Ad -----
在訊號塔獨處良久後,返回地面繼續探索訊號山,山上中式涼亭旁邊還有好些鐵絲網圍着的地方,現場卻未見任何介紹資料。文首提及訊號山曾裝設訊號杆,而該訊號杆的位置大概就在「白色」鐵絞車附近,而這部受盡日曬雨淋以致油漆龜裂的鐵絞車,正是當時協助工作人員懸掛風球之用。訊號山曾經設有禮炮台,例如不愛江山愛美人的英皇愛德華八世在 1936 年登基時,這裏曾鳴炮致敬。涼亭以南,鐵絲網圍着一些石屎建構物,相信就是炮台遺蹟,這些混凝土炮座上方曾經放着四門禮炮,而訊號山在日佔時期更曾被徵用作臨時軍火庫。
在向着東邊的欄杆下方,有塊不太起眼的四方石柱,這塊界石上方刻有 “W.D.L. 64″,亦即 “War Department Lot” (軍部用地),而其實緬甸臺垃圾站旁亦有塊刻有 “WD 1” 的界石,不過當日所見,環境甚為惡劣,附近全是雜物及垃圾。英軍在 1958 年將訊號山交還予政府,輾轉至七十年代方由市政局將訊號山闢作公園,山上的中式涼亭就是當時興建的,而公園內的一些戰前建築比較幸運,改為辦公室以及公廁,可惜部分在舊照看到的建築物 (如燈塔、炮台後的小屋) 則已消失無蹤。.
行程日期: 2016.03.06.2016
全文、更多照片及相關參考資料,載於 八十後的光怪陸離。
更多:
Fitz.hk Facebook專頁
八仙過海踏黃嶺
幽谷群瀑梧桐寨
[email protected]
Fitz Hiking 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