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明假期期間,中國各地景區出現大量機械人設備,成為遊客關注焦點。
今年1月底「登山助力機器人」首次在泰山景區試用。幾個月來,中國各地景區都有不同款式的機械人投入服務。自3月以來,外骨骼機器人已在三門峽靈寶漢山、保定白石山、銀川賀蘭山等景區亮相,安徽黃山、陝西鬼谷嶺、江西上饒靈山景區等地也宣布將推出此類服務。此外,峨眉山景區已進行外骨骼機器人測試,計劃在萬年寺附近及雷洞坪至金頂路段投入使用。
另外據央視報道,江西弋陽龜峰景區在清明假期亦推出「外骨骼設備」創新服務,為遊客帶來全新體驗。
----- 廣告 Ad -----
這款外骨骼設備重量僅2公斤,充滿電後可連續行走3至5小時,行程約17公里。有70多歲遊客表示,穿戴設備後登山省力不少,大幅減輕了體力消耗。目前,景區引入10套設備,按120元5小時的價格租賃,受到遊客歡迎。
多元化服務
除了登山輔助,機械人成為景區的吸引遊客的招數。溫洲市雁蕩山和湖南張家界,已安排機械人擔任迎賓和互動表演,之後希望能與遊客語音互動,甚至表演舞蹈。北京一個風景區,亦有機械人進行巡邏工作,醒遊客注意安全,發現火源,並對樹木進行健康評估。
資料: 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