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譽為全球增長速度最快運動之一的板網球 (Padel),近年在不少地方掀起熱潮。不過隨著球場數量激增,運動所產生的噪音亦引發了社區矛盾。英國著名古城巴斯 (Bath) 的市議會近日因應居民投訴,全面拒絕在住宅區興建戶外板網球場的申請。

計劃興建板網球場的地點,相當貼近民居。
當地居民反映,板網球的擊球聲與傳統網球截然不同。由於板網球使用的是實心板拍而非網狀球拍,加上球場四周圍繞著強化玻璃牆,擊球時會發出尖銳、短促且高頻的「Pop」聲,且聲音會通過玻璃牆產生回音與放大效果。
----- 廣告 Ad -----
有反對興建球場的巴斯居民受訪時形容,這種持續不斷的擊球聲令人精神崩潰,甚至將其比作「水刑」(water torture),意指聲音雖然單一,但長期重複且無法逃避,對心理造成極大折磨。亦有居民表示,居住在球場附近讓他們無法在花園放鬆,生活質量大受影響。基於這些考量,當地官員認為,戶外板網球場的噪音將對鄰近居民造成不可接受的滋擾,因而駁回申請。
全英各地的「噪音戰爭」
巴斯的案例並非單一事件,類似的爭議正蔓延至英國其他富裕城鎮及郊區。據《衛報》及 BBC 報導,板網球場通常佔地較小,同樣面積的土地可容納比網球場更多的球員,這意味著每小時的擊球次數更頻密,產生的噪音頻率遠高於傳統網球。

在英國其他地區,不少板網球場均選址於現有的網球俱樂部或住宅區附近的閒置土地。隨著這項運動在富裕社區迅速普及,居民與球會之間的對立日益加劇。有受噪音影響的居民形容,那種聲音「就像子彈從身邊飛過一樣」,尖銳且具穿透力。
雖然板網球愛好者強調這項運動對社交和健康的益處,並指出這是目前全歐洲發展最快的運動,但在缺乏適當隔音設施或距離民居太近的情況下,噪音投訴已成為阻礙其在英國住宅區擴張的主要阻力。
Padel 特別嘈有科學依據

板網球較早興起的荷蘭,對於這項運動有深入研究。荷蘭噪音控制基金會 (NSG) 早年發表《板網球與噪音》的報告,他們根據聲學研究,指 Padel 擾民的主因不在於「大聲」,而在於「音色」及頻率。
- 傳統網球拍面有網線,擊球聲較低沉;而 Padel 使用實心碳纖維板拍,擊球時會發出短促、高頻的「Pop」聲。
- 在心理聲學上,人耳對高頻尖銳的聲音特別敏感 (就像蚊滋聲比風扇聲更令人煩躁)。這種聲音被歸類為「脈衝性噪音」(Impulsive Noise),大腦很難將其過濾為背景雜音,因此容易令人產生焦慮。
- Padel 球場較小、節奏快,平均每4秒就有一聲擊球聲;相比之下,網球約6至8秒才有一擊。加上 Padel 必定是四人雙打,意味著鄰居每分鐘要承受比網球多出一倍的噪音脈衝。
- Padel 球場四周由強化玻璃包圍。這不但產生了額外的球體撞牆聲,玻璃牆更像一個巨大的反射體,將聲音向周圍擴散並放大,形成「峽谷效應」,令聲浪傳得更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