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總要尋求突破自己的方法,跳出舒適圈,這樣才明白自己的不足之處,還有多少可以進步的空間。又或者,給自己眼界大開,了解天有多高、路有多遠、海有多深。面對眼前未明的因素、甚至無情的挫敗,還是要一鼓作氣,從失敗中學習、從痛苦中成長,當經驗與能力都有所提升的時候,成功將會降臨身上。相反,未開始作出嘗試便退縮、未曾努力便想要放棄,太多假設、太多顧慮的話,你/妳永遠註定是失敗者,是一條可鄰蟲,無可救藥。
今次大叔一於挑戰自己,來走一趟沉悶之極的倉鼠跑,亦即是圍著400米賽道,不停地轉圈。這項賽事名為 Lap Dog Challenge, 是一個每年一度的籌款活動,今年有幸大叔代表公司參加,並在賽前定立目標,五小時限期內,穿著丫拖,完成馬拉松距離。賽前戰戰兢兢,四處查詢成功穿著丫拖跑畢馬拉松的強者,有什麼竅門。大叔經常穿著丫拖練習路跑,但最長路程也只是30公里,往後12公里的可能狀況,還是未知之數; 所以,今次選擇走在運動場上,在進一步減輕腳部壓力的情況底下,希望穿著丫拖的里數,有所突破; 而衝破42公里這個跑步數字關口,便很自然地成為一個里程碑。賽事晨咁早在大口環運動場召集,大家互相問好一番,然後快速熱身、簡單匯報籌款數字已經突破一百萬之後,一齊倒數便嗱嗱臨起步。雖然是慈善賽,但因設有最多圈數獎,所以個別選手及公司代表都認真出戰,務求達至好成績,所以他們便一馬當先,帶領著一眾選手向前進發。大家為了在比賽途中打發時間,絕大部分人都會選擇配戴耳筒;今次大叔特別選擇有線型號,那麼手機電量便可以持久一點。大叔在最初的二十公里,還是相當穩定並且跟在前列位置,腳部亦沒有什麼不良狀態,所以兩個多小時便能夠輕鬆完成,但其實當時已經不經不覺繞了50多個圈。
迷迷糊糊之中,才發覺當走到轉彎路段的時候,總有幾個領先跑手跑在跑道內線的外圍,然後過頭; 這一個 short cut,變相節省幾米,一百個圈之後就可以節省幾百米。雖然相比預計五十公里的賽程,都只是一個小數目,而節省的時間,以他們為快腳之人,都只是幾百秒。但既然是如此少數目,為何不遵守比賽規則,保持走在賽道內; 如要過人,左邊沒有空間便走到右邊外檔過吧! 如果是正規賽事,他們這種行為早已被人投訴、早已被 DQ。難道沒有人監管,我們便不能夠自律、沒學懂田徑場上的禮儀嗎? 大媽喜歡在內圈賽道上慢步大聲講電話,我們又要學嗎? 莫非香港人真的要學中國人一樣需要給人管治,才會明白什麼是守秩序嗎? 這可能關乎不同的工作文化、經驗累積、朋輩影響與及個人操守和高低價值觀。就算最終贏了比賽,那會是一個光彩的冠軍嗎?大會只有提供新鮮水果和飲用清水 (貫徹鬼佬搞賽事作風),大叔早有準備買來各款能量棒來試食,但大多數食品都是超甜; 下次一定要記著自備食鹽或咸味食物補給,可舒緩胃部之餘,也可防止肌肉抽筋。經過三十公里,體力繼續下滑、跑姿亦明顯走樣,這換來腳掌落地不準確、小肌肉用錯力,導致右小腿脛骨前肌肉僵硬,而左腳夾指位對下亦浮現水泡;但比較穿著跑鞋的話,卻沒有腳指因撞擊鞋頭而引起疼痛的問題。後來在丫拖群組詢問箇中原因,回覆如下:「丫拖神人教的: 丫拖穿跑時,指縫與鞋鼻間稍保持一點點小空間,無需頂到底! 請記得,我們所穿跑的是丫拖~不是夾腳拖; 跑步時丫拖是掛在腳背上,不是夾在指縫間,放鬆足底的每一塊肌肉,穿跑的心情就像~ 打著赤腳跑在軟墊上!」想深一層,其實就像嬰孩時代走路的模樣,簡單提升後腿、全掌輕放落地、身體稍微傾前;關於穿著丫拖跑更遠的路,大叔還是要努力學習。
快樂 (其實是痛苦悽慘) 的時光過得真快,五小時差不多都捱到盡頭,選手們都用盡最後氣力,完成最後一圈,場外同事觀眾都雀躍地高呼加油打氣之聲,等待大家衝過終點計時器。結果,大叔達到預期目標,順利穿著丫拖超越馬拉松距離,而另外一位同事更加打破自己目標,走了126個圈,只差第一名選手9個圈。雖然每次比賽總有高低之分、快慢之別,但願意落場踏出第一步,大家都已經是勝利者。至於倉鼠跑這種玩意,除非大家有嚴重自虐傾向; 否則,還是選擇其他路跑或越野賽項目吧!
----- 廣告 Ad -----
原文載於網誌 這是一遍融合人、大自然、生活態度與公義的樂土
囉嗦大叔 Facebook專頁
Fitz 連結: https://fitz.hk/?p=107134
Fitz Facebook專頁
[囉嗦大叔] 大叔十月山賽開鑼 Moontrekker
[囉嗦大叔] 第十二馬之金沢馬
[囉嗦大叔] 進軍2018柏林馬
[囉嗦大叔] 無題
[囉嗦大叔] 跑在一起 我們更強大
[囉嗦大叔] 「走數」之跑進十四鄉古道 + 本地素食
囉嗦大叔@Fit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