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tz > 生活 Life > 保育 Conservation > 西貢鯨魚之死 | 誰是罪魁禍首?
網上流傳的鯨魚屍體照

布氏鯨於7月14日現身西貢海面,最後在牛尾洲東南面海域發現死亡,前後大約半個月。鯨魚之死令不少香港人難過,更多人問: 誰是殺鯨兇手?

鯨豚專家解釋

網上流傳的圖片顯示,鯨魚背上有多處明顯傷痕,漁護署亦表示要等待驗屍才找到死因。香港電台引述海豚保育學會會長鄭家泰,估計傷痕是生前被輪船撞擊,亦有可能是大量市民近距離觀賞鯨魚,令鯨魚承受巨大精神壓力,在身體不適之下,未能覓食而死亡,死後屍體被輪船輾過。

網上圖片

遊客蜂湧賞鯨

7月14日西貢發現鯨踪後,翌日西貢碼頭已出現人潮,不少市民租船出海賞鯨。至7月25日左右鯨魚消息在內地網上平台《小紅書》流傳,多張圖片顯示觀鯨船駛近鯨魚。最近甚至連本港連鎖快餐店老闆亦坐私人遊艇觀鯨

《小紅書》流傳的觀鯨照片

為打卡騷擾鯨魚固然要指責,但租船出海的船家又有沒有責任?《獨立媒體》在發現鯨屍後,到西貢租船以拍攝打撈情況,不過船家開價時租$1000,是否謀取暴利?

漁護署: 海面太廣闊難以執法

由於香港沒有法例保護這條在本港海面遊弋的鯨魚,在發現鯨踪後,有動物權益人士提議漁護署以臨時法例方式,限制市民走近鯨魚。不過漁護署以「海面太廣闊難以執法」為由,拒絕有關提議。

而在發現鯨魚之後一兩日,有媒體拍攝到漁護署及海警曾派員到西貢海面監察,以防船隻駛近鯨魚。不過幾日之後,漁護署及警方似乎失踪。

圖片: 獨立媒體

海岸公園規劃管理失當

遊客走近,當局監管不力,可能是鯨魚的近因,關注本港土地發展的 本土研究社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提出了另一個角度,就是與海岸公園的規劃有關。

圖:  本土研究社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鯨魚屍身的西貢牛尾洲海域,多年來都受保育團體關注。世界自然基金會 WWF 一直向當局要求在這一帶設置海岸公園,以保護在這片海域生活的動植物。不過,現時本港多個海岸公園的成立淵源,是補償填海造地 (如大小磨刀海岸公園,是為了補償港珠澳大橋工程而損失的海洋棲息地)。

香港現存及擬定的海岸公園只佔本港海域5.15%,比例甚少。加上除了海下,海岸沒有嚴格禁止船隻行駛的規定。本土研究社認為,鯨魚慘死令大家更加關注海岸公園的規劃問題,亦希望當局可檢討船隻在平靜海面的行駛規定。


文章為作者意見,不代表Fitz立場。
歡迎投稿: https://fitz.hk/contrib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