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tz LogoFitz LogoFitz LogoFitz Logo
  • 運動
    • 跑步
    • 越野跑
    • 行山
      • 行山路線
        • 西貢
        • 新界中
        • 新界北
        • 新界東
        • 新界西
        • 離島
        • 九龍
        • 香港島
        • 海外
    • 健身
    • 單車
    • 游泳
    • 三項鐵人
  • 活動及比賽
    • 香港比賽時間表
    • 本地活動及比賽
      • 長跑及馬拉松
      • 越野跑
    • 海外馬拉松名額
  • 生活
    • 露營
    • 旅遊
    • 校園
    • 飲食
    • 保險
  • 裝備
    • 一般裝備
    • 跑步裝備
    • 行山裝備
    • 單車裝備
    • 能量補充品
    • 露營裝備
    • 拍攝裝備
    • 穿戴裝置
    • 手機App
  • 聯絡
    • 聯絡我們
    • 短片製作及商業攝影
    • 網站簡介
  • 聯絡我們
  • 短片攝影
  • 活動策劃
  • 商業合作
✕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運動科學] 重量訓練 基礎活動模式 (basic movement patterns)

            • 主頁
            • 所有文章 Posts
            • 運動 Sports 健身 Fitness
            • [運動科學] 重量訓練 基礎活動模式 (basic movement patterns)
            Eric Poon 2020-11-13

            字 Decrease font size. 字 Reset font size. 字 Increase font size.

            要有效提升運動表現和達成健體目標,我們在設計重量訓練課表時需要顧及不同肌肉關節的鍛練。其中一個獲較多學者和教練採用的分類系統,就是根據全身各種基礎活動模式 (basic movement patterns)去規劃訓練動作。常見的動作分類如下:

            • 髖關節鉸鏈 (Hip Hinge)
            • 髖主導 (Hip Dominant)
            • 膝主導 (Knee Dominant)
            • 垂直推 (Vertical Push)
            • 垂直拉 (Vertical Pull)
            • 水平推 (Horizontal Push)
            • 水平拉 (Horizontal Pull)
            • 旋轉/對角 (Rotational/Diagonal)
            • 抗旋轉 (Anti-Rotation)
            • 抗屈曲 (Anti-Flexion)
            • 抗伸展 (Anti-Extension)
            • 抗側彎 (Anti-Lateral Flexion)

            有關每種活動模式的主要參與肌群和動作例子,可參考下圖:

            按圖放大

            ----- 廣告 Ad -----

            實踐建議和其他注意

            1. 設計重量訓練課表時,應考慮運動專項本身的活動模式,針對其功能實用性。舉例上肢水平拉練習對划艇運動員相對重要、球類運動員多需兼顧下肢髖主導和膝主導動作等。
            2. 然而,我們亦必須明白絕大部分運動皆講求全身「連貫性」。故當瞭解個別基礎活動模式和分解動作後,我們亦可考慮按運動特質,採取一些結合兩個或以上活動模式的動作 (compound movements,如 step-up with press),或全身性動作 (如奧林匹克式舉重),以至配合左右前後移動的訓練 (如 walking lunges),增強身體協調/流暢性,使力量訓練效果進一步帶至運動表現上。
            3. 各組肌群於每個活動模式的實質參與比例可受動作技巧及活動幅度/角度等因素影響。又如以上提到,運動員不應單純考慮獨立鍛練每組肌肉,而是應着重訓練動作的整體連貫性,並配合適當關節活動性(mobility) 訓練,避免肌肉關節僵化。(Train Movements, not just Muscles)。

            資料參考:《NSCA Essentials of Strength Training and Conditioning – 4th Ed》 (2016)

            撰文: Dr. Eric Poon (運動科學系博士)
            Facebook: EP Fitness & Health 運動科學 • 香港
            Instagram: epfitness_hk

            分享
            Eric Poon
            Eric Poon
            運動科學系博士,認可體能訓練專家 (NSCA-CSCS, ACSM-EPC),<<運動科學訓練攻略>>作者。於香港大學(雙主修食物營養和運動科學) 取得一級榮譽畢業後,繼而在中文大學完成運動科學碩士和博士學位。多年來於大專機構從事教研工作,平日需接觸海量怪獸學術文章,但更愛閒時把它們轉化為貼地人類語言。現不時參與公開講座、電台及電視節目,努力把運動科學實踐於社區當中。

            請飲咖啡 支持我們

            © 2025 by Fitz Group Limited | All Rights Reserved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私隱政策
            • Team HNR
            • 9 Event
            • LINE Today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