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9年前,余顯華成立了 Zero Running Club (ZRC),旨在為跑步愛好者提供訓練平台。余顯華 (Zero) 聲稱,跑步是個人興趣,但覺得單獨訓練單調,促使他尋找志同道合的伙伴:「一個人跑好悶,我想搵人一齊跑,互相激勵。」於是,余顯華就搵來另一位跑手溫耀昌,一齊成立跑班。由最初斧山道運動場一班開始,慢慢發展成在四個地區開班的中型跑會。
余顯華稱,自己主項屬中長距離及場地賽,而 「Run sir」溫耀昌則主攻馬拉松,所以希望 Zero Running Club 可以提供不同訓練方向 – 有些同學可以專攻「長少少」,有些又可以主攻中短距離。余顯華就簡單一句,說明跑會宗旨:「你嚟跑,我哋就教,無所謂『精英』和『非精英』之分。」Run Sir 補充:「我哋會先了解學生多啲,睇吓佢想要乜嘢 。人人水平都唔同,有啲可能純粹想完成一個10公里或者馬拉松,冇特定時間目標,我哋就諗點樣幫佢做到,冇話一定要迫佢達到好高水平 。如果有人心目中目標好高,我哋就睇吓點樣幫佢 achieve 到。」

Run sir 溫耀昌 (左一) 與青衣班學生
----- 廣告 Ad -----
不過,Zero Running Club 學員年齡層極廣,由小學生到退休人士都有,如何滿足到所有人? Zero「我哋教班比較個人化少少,每個學生都會有少少唔同,唔會一個 program 俾晒所有人用。不過,我哋亦唔會因為年齡而有唔同待遇,會根據返能力去編排訓練。教小朋友,佢哋要兼顧學業,有時會有學業壓力、情緒壓力,或者個人問題,會有唔同情況出現。成人班呢,有時會有人比較急於求成,好想短時間內得到好多嘢、做到好多嘢,但係對我嚟講,呢個唔係一個好嘅方向。」
時至今日,Zero Running Club 擴展至小西灣、青衣,跑馬地及葵芳開班,教學團隊亦有所擴展:「有潛質嘅學員,都可以晉升做教練。我哋會鼓勵有能力嘅人,思考唔同方法,或者唔同嘅路向去發展。有學員已在這裡很多年,熟悉我們的運作,我覺得由佢哋主導訓練,都會帶到新思維俾學生。」話雖如此,但 Zero 和 Run sir 就如教導學生一樣,不會急於求成。Zero:「成人班一晚大概十幾二十個,我哋唔主張太大班,睇唔晒,因為我想了解每一個學生嘅情況。」Run sir 亦話:「我諗跑馬地班係最多人,我手上有30-40人,有助教幫手。我哋比較隨遇而安,唔係想搞到好大規模、好多人嘅跑會咁樣。」

教練與跑員一同參賽
Zero 最後總結:「如果有心嚟學,我哋就用心教。不過教學好多時係『雙向』嘅,你想得到一啲嘢,教練都想俾你,但唔一定會即刻俾晒你。正確方法係循序漸進,因為一下子俾晒你,你都消化唔到,成件事就冇意思。要慢慢消化、接受,先更容易進步。」
Zero Running Club 學員分享
學員 鄭展儂
鄭展儂於疫情期間加入 Zero Running Club,但跑齡已超過20年: 小四由短跑開始,到中學時期在人生第一位教練指導下,接觸了中長跑。後來因為學業壓力及身體狀況未能應付訓練,停止跑步一年。畢業後身體狀況好轉,重燃跑步念頭,在第二位教練的系統性訓練下,成績逐步提升。
可惜,疫情期間運動場關閉,大部份時間又變回自己練習,成績也遇上了瓶頸。後來在九龍仔公園一次練習中認識了余sir,輾轉間成為了他的學生。相比之前每星期要操三課再加長課,展儂在余sir指導下,每星期只操兩次重課再加長課,其餘時間則為輕鬆跑。這個安排,是余sir了解展儂情況後設定的課表,恢復時間增加之餘,成績亦有大幅躍升:「我覺得余sir的訓練是『重質不重量』,至少在我身上是很有用,從5,000米到半馬拉松都有很大突破。」
----- 廣告 Ad -----
在余sir推薦之下,展儂更成為了 Saucony 贊助運動員,獲得了裝備支援,更在年頭的渣打馬拉松半馬PB (1小時25分,女子第六):「因為賽前不適,坦白說這個時間不是我的終極目標,希望可以跑到1:22 / 1:23 吧。長遠來說,人生中希望至少能完成一次 Sub-3 的馬拉松。」
鄭展儂個人最佳時間
距離 | 時間 |
---|---|
1,500米 | 5:12.64 |
5,000米 | 19:01.75 |
10,000米 | 39:45 |
10公里 | 38:51 |
3,000米障礙賽 | 12:43.49 |
半馬拉松 | 1:25:20 |
學員 歐俊傑
2019年加入 Zero Running Club 的「傑仔」歐俊傑,屬於「中途出家」跑手,學生時期無接觸跑步,直到投入社會工作後,才開始接受系統訓練。「起初跟第一個教練,成績真的快了不少,但去到第二年時,好像暫停了進步,所以就思考是否要換教練,最終就跟了『Run sir』溫耀昌。」當時,傑仔的半馬 PB 是1小時24分,10公里 PB 就是39分左右,大概訓練了一年後,兩個時間分別已提升到1小時15分及35分: 「跟了『Run sir』後,好似突然覺得自己識得點樣跑步,有少少開竅感覺,開始知道每個 session 係做緊啲乜嘢。」
令人更驚訝的是,傑仔進步速度好像完全無停下來,半馬 PB 最新已達到 1:13:10;2023年參加渣馬全馬,成績是 2:43:33,到2025年渣馬已加快到 2:36:21,今年年尾更準備到華倫西亞馬拉松,挑戰2:30大關。問傑仔跟「Run sir」後的最大分別,他說: 「教練第一句意見就是跑量太低,坦白說我當時完全沒有『儲里數』概念,月跑量不夠200公里。『Run sir』現在逢星期二、四佢都俾 program 我,其餘時間就叫我盡量輕鬆跑,可能至少都要抽三日輕鬆跑。開始有儲跑量呢個概念後,跟住突然之間好大進步。」
歐俊傑個人最佳時間
距離 | 時間 |
---|---|
10公里 | 34:26 |
半馬拉松 | 1:13:10 |
馬拉松 | 2:36:21 |
學員 何均海
由中學時代已在校隊跟隨余sir的何均海「阿海」,認為除了速度,教練亦非常重視紀律。「以前學校早上7:30練習,他非常重視大家是否守時,就算7:30到埗已經算遲了。遲到的話,他不會正面鬧你,但你會感覺到他的威嚴,要快快換衫開操。」今年已經24歲的阿海,現正於城市大學就讀,每星期二、四都會操練 ,其餘日子就會easy run,到周末就會進行長課,除路賽之外,也有參加場地賽。問阿海長遠有什麼目標,他說:「可能是代表香港吧,就算一次就夠了,10公里也好、馬拉松也好,或者是越野錦標賽,我已經會非常滿足。」
何均海個人最佳時間
----- 廣告 Ad -----
距離 | 時間 |
---|---|
10公里 | 33:55 |
半馬拉松 | 1:12 |
*何均海同為美國田協一級教練,負責 Zero Running Club 小西灣班
學員 陳宜蓁
2023年曾奪得「香港街馬亞洲青年十公里」冠軍的陳宜蓁 (Hazel) ,小學開始已是田徑隊成員,中學時期亦加入了長跑隊,但促使她加入 Zero Running Club 的原因,卻是最簡單不過: 「因為我男朋友跟余sir訓練。」話雖如此,Hazel 從余sir身上也學到了不少: 「佢改變咗我嘅態度。以前好容易放棄,唔想練就唔練,但余sir會堅持要我完成整個訓練計劃。」那麼余sir和其他教練有什麼不同? 「余sir會仔細問我訓練後狀況,根據我身體反應去調整課表,再制定適合我嘅訓練計劃,這些不是每個教練都會做。」
平時 Hazel 逢星期二會跟 Zero Running Club 練習,星期四就攞課表自行練習,配合到她的工作和學業需要:「今年我會喺教育大學體育教育學系畢業,目標係成為體育老師,希望可以平衡到工作同跑步訓練。」
陳宜蓁個人最佳時間
距離 | 時間 |
---|---|
5公里 | 19:51 |
10公里 | 41:10 |
學員 宋旻轁
年僅15歲,就讀中三的宋旻轁 (Manix),是香港較冷門的「現代五項」運動員。小學開始參與短跑,中學後轉攻長跑,目前主項是3000米至5000米。跟隨余sir的原因,是因為他負責校隊長跑訓練,最深刻是教導我們除了心態要調整,還要用「腦」跑步,制定策略而非盲目衝刺。
除了跑步,Manix 在父親支持下接觸到現代五項 (五項分別為游泳、劍擊、射擊、跑步和障礙賽),考驗體能與意志。為兼顧學業與訓練,Manix 每週行程非常緊密: 上學之外,星期二、四練習長跑、星期三、五練習劍擊、星期六就是游泳 + 劍擊自主訓練,而余sir亦會根據 Manix 情況調整訓練課表。
學員 陳子朗
現年13歲就讀中二的陳子朗 (Coby) ,主攻3000米及5000米項目。他自小跟隨父親參加親子跑,曾嘗試過三項鐵人,但由於游泳成績不太理想,最終選擇專注於自己比較擅長的跑步,跟隨余sir練習。Coby 雖然年紀輕輕,但思想已非常成熟。選擇長跑,對 Coby 來說是鍛鍊耐力和自律:「跑長啲,就需要自律, 我想自己在讀書或是做運動方面,都可以做到。」而余sir教會他的,就是堅持:「余sir經常話:『你唔一定要跑得快,但你一定要跑得完』,即係唔好俾自己半途而廢。」
目前 Coby 每週訓練約五天。由於住宿舍關係,平日須按教練計劃自行練習,星期五才歸隊。他的目標是在中六前於學界D1賽事3000米或5000米取得前三名,並在16歲後參加渣打馬拉松10公里賽事。
----- 廣告 Ad -----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