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tz > 運動 Sports > 跑步 Running > [跑步好書推介] Two Hours: The Quest to Run the Impossible Marathon
圖片來源

作者 Ed Caesar 比Nike更早對 breaking2 產生興趣。Ed Caesar 是有名英國非文學作家,《The Sunday Times》、《New York Times》、《The Atlantic》撰稿人,英國版《GQ》特約編輯,榮獲眾多新聞獎項肯定。

Caesar 記者出身,所以資料搜集十分全面和嚴謹,Caesar 更是位說故事高手。聽他娓娓道全世界最出色的馬拉松選手之一 Geoffrey Kiprono Mutai 和多位個性鮮明的馬拉松跑者的故事,這是一本教人愛不惜手的書。

圖片來源

Caesar 在書裡細述他們的成長經過、艱辛的訓練過程,並進一步深入剖析馬拉松2小時障礙的理論和研究,再則寫一些不講不知的馬拉松軼聞瑣事,文筆精煉,文字簡麗、雋永,讀起來趣味盎然。

例如你有否問過馬拉松作為職業運動有點奇怪。馬拉松不是英超,NBA,大眾根本不認識馬拉松頂尖跑手,在缺乏全球知名明星加持的前提下,只有幾場知名賽事會有電視轉播,跑者幾乎賺不到轉播權分毫。

但菁英跑者仍然有豐厚的收入,而且不只來自贊助他們的鞋商。賽事主辦單位會支付頂尖跑手出場費,跑得最快的選手還額外得到大筆獎金。其實,這些菁英選手的報酬,是源自被這些選手遠遠拋在後頭的普通跑者。這解釋到為什麼 Six Majors 報名費這麼貴,慈善名額要「籌旗」的話,你更是主辦單位的至愛跑手,因為你是廣告商絕佳的高收入廣告對象。

圖片來源

2013年,《Runner’s World》雜誌讀者的家庭平均收入是10萬6963美元,比許多商管雜誌的讀者收入還高,例如《Forbes》讀者的家戶平均收入是8萬5955美元 ,《Fortune》是9萬1574美元 。難怪知名贊助商願意花上數百萬美元贊助馬拉松,例如 Bank of America 贊助芝加哥馬拉松、ING 和 Tata Consulting Services 贊助紐約馬拉松,以及 Virgin Money 贊助倫敦馬拉松。

另一個疑問是為什麼一場馬拉松賽事的菁英選手整體程度越強,選手就越難打破大會紀錄?

馬拉松 counter intuitive (違反直覺) 的一點是:一場賽事的菁英選手整體程度越強,就越難打破大會紀錄。撇開少數例外情況來說,通常只有在配速很快且穩定,而且只有一或兩位選手主導賽事時,才會打破紀錄,因為如果有太多程度相當的高手測試彼此的體力,配速通常會上下波動,不僅會打破選手的節奏,也會使雙腿的乳酸在最後階段時過度堆積,使得選手無法創造佳績。

圖片來源

其他你可沒想過的問題有:

  • 為什麼現在的馬拉松世界紀錄總是以秒為單位一點一點地突破?
  • 眼見當第二名明明可以輕鬆超越第一名,為什麼他不這麼做?
  • 跑馬拉松該如何配速,才不會讓跑者「爆偈」?
  • 阻擋馬拉松跑者跑得更快的原因,有時不是身體的構造,而是賽事的結構。
  • 為什麼許多大型馬拉松賽事的主辦單位會採用運動員來擔任配速員,俗稱「電兔」,領跑賽道其中一段?
  • 菁英馬拉松選手訓練期間的累積跑量可以相當於從紐約跑到洛杉磯的直線距離呀!
圖片來源

Caesar 在書裡還踢爆《Born to Run》所寫到關於人類天生就是跑者的迷思,人類存在的時間長達200萬年,矛是近20萬年才出現的工具,弓箭是更近代工具,歷史只有二萬年。在此之前,人類是靠長跑「跑死」羚羊的狩獵方法。Caesar 解釋200萬年以前的地球地貌是像雨林一樣叢林密佈和到處都是澤地,根本跑不到。

有點意外和失望是這書有點政治不正確, 因為沒有提及女長跑運動員。我想讀到他怎樣分析和推論何時 Paula Radcliffe 的2小時15分鐘會被打破。

馬拉松是浪漫的。她與跑者個人的故事是無法分開的,一條26.2英哩的跑道,就有數萬個動人故事。馬拉松是人人都有資格挑戰的「珠峰」。

馬拉松是酷刑。20英哩之後,每踏出一步,跑者都在折騰自己身體與挑戰自己意志的極限。

而2小時內跑完全程馬拉松 (42.195公里),代表什麼意義?這意味著:每公里2分50秒的配速,或以100公尺17秒 (=68秒跑完400公尺操場一圈) 的速度,連續跑2個小時!



更多:
Fitz Facebook專頁
[真正馬拉松高手] 錶你有冇
[真.馬拉松煲劇] GoT 權力遊戲 x 馬拉松
跑在去死的路上,我們真的活著嗎?
跑步機的前世今生
Yiu Kwong Chan@Fitz
Fitz Running 跑步


文章為作者意見,不代表Fitz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