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tz > 運動 Sports > 跑步 Running > 曾志偉 和 Malcolm Gladwell 還是對的
圖片來源

曾志偉曾經講過人到了某個年紀便要開始結識比自己年輕的朋友,原因是隨著年紀增加,去『九龍大酒店』的次數只會越來越多,自然地,跟自己同齡的朋友只會越來越少。我雖然沒有他這樣的體會,但從每次大學同學「食好西」聚會中,不難發現,笑聲越來越少,話題越來越窄。

從「29+1」開始,到 Thirtysomething、「入五」、「登六」的轉字頭時刻,不難發現話題由『食買玩』轉去減肥、 keep fit、洗腸排毒 (就係最鍾意食飯時繪聲繪影講,直情開胃到要添飯)、養生保健飲食、最近更進展到討論年金、安老按揭計劃、醫療保險如住院同危疾 plan 比較云云。救命! 最頂癮係連龕位都話要開始搵埋。事緣是好幾位「7-11」工作時間的朋友嘅朋友分別中風和驗出第四期肝癌。

到嗌嘢食時仲勞L氣,呢個話生酮飲食、個個 gluten free、vegan 已經好 common、什麼 organic、free range、海鮮敏感、唔食養植只食野生捕獲海魚、戒紅肉已經預咗。到蔬菜,有啲菜屬性寒涼,寒底吃咗會肚痾,唔叫得。飲水罷! 要熱水不要凍水。

香港人『長壽』是假象

圖片來源

『長壽』即等如『健康』? 剛過去的母親節,我在酒店的中菜廳目睹的是菲傭或印傭把坐著輪椅,年紀不算太大的老人家的一個又一個推進來,幾乎無一個可以行動自如地行入來,有一些更是不省人事的。假若百病纏身,長命百歲真是一種福氣嗎?

以前在保險公司工作,見過不少 claim cases,發現一個現象,就是長期病患如高血壓、心臟病、中風、癌症和糖尿病等漸趨年輕化,香港人引以為傲的『長壽』其實是「病得早、死得遲」。很多人四五十歲已患上各種慢性疾病。長壽若沒有健康,生命談不上什麼質素可言,人生走到最後一個階段要受盡病痛折磨,死亡卻遲遲未至,長壽只是一種詛咒。

跑步男女朋友

圖片來源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像曾志偉一樣一次性交往到年輕的囡囡。退而求其次,我們可以結識跑步的男女朋友,跑者的外形和體魄一般較實際年齡後生10到15年。

圖片來源

香港和日本屬全球最長壽地區,但是兩地老人的健康狀況大不一樣。日本老人多數老而彌堅的,過百歲老人仍步履如飛兼且思路清晰、能言善道,不知道是否跟貴為長跑王國有關。

一定都關「佔中」事

圖片來源

與其慨嘆人生無常,有得食就食,有得玩就玩,倒不如積極面對,把衰老延遲。運動是最佳藥物  (exercise is medicine) 而長跑是最簡單和容易上手的運動。Nike 其中一位創辦人 Bill Bowerman 曾經講過「有身軀的話,便是運動員」(If you have a body, you are an athlete)。

圖片來源

Christopher McDougall 2009年寫了的《Born to Run》,此書長期佔據了亞馬遜的暢銷書排行榜。

在書裡,他回顧了美國歷史上幾次越野跑的高峰期:「美國的長距離耐力跑運動經歷過三次大起大落,第一次是在大蕭條時代,200多個跑者每天跑40英里,跨越了美國本土全境,同時掀起了一股浪潮。」

此後漸漸平靜下來,在70年代初捲土重來,當時的美國人剛剛經歷過『越戰』、『冷戰』、種族暴亂、尼克遜水門事件和三名領袖遇刺的打擊。

第三次則是在『9·11』過後一年,越野跑忽然成了全美發展最迅速的戶外運動項目。

這三次起落或許並非偶然,也許是因為人類心理存在着某種fight or flight機制,意識到威脅來臨時,就會激發最原始的求生本能。在緩解壓力和營造快感方面,跑步比其他運動更勝一籌。人類天生就具有奔跑的慾望,需要做的只是將它釋放出來。

簡而言之,社會發生重大的劇變時候,跑步的人會更多,需要排解心理的壓力,尋找更多獲得愉快的途徑。

所以,渣打馬拉松報名人數屢創新高,一定關『佔中」事。

好跑得作家Malcolm Gladwell如是說

圖片來源

暢銷書《Blink》和《Outliers》的作者 Malcolm Gladwell 同時亦是一名『跑鳩』,他在一次 New Yorker 訪問中提及一個顚覆傳統醫療系統的概念。

數字顯示國民健康狀況跟醫療系統開支只有微弱的積極的相關性 (weak correlation)。一個國家的國民不會因為有更多醫院、醫護人員、更好的藥物而變得健康。影響個人健康的三大主要因素是均衡飲食,運動習慣和遺傳基因。

圖片來源

若要投入更多資源去完善醫療系統,倒不如投資在鼓勵國民建立健康生活習慣上。Gladwell 極為贊成開徵糖稅,認為汽水同香煙一樣害人不淺,他更希望對垃圾快餐徵重稅,所得稅收又可以用在醫療福利上,何樂不為。英國有研究指汽水價格增加20%,當地肥人可減近30萬人,美國2010年的研究則指每加百分之一汽水稅,可令每人每日少飲約6卡路里汽水。

圖片來源

飲食之外,Gladwell 認為美國人對於運動的認知確實有需要改變。他認為做運動不只是要成為運動明星,在普及和精英之間,他會選擇前者。他舉波士頓馬拉松成績為例,40年前前20名的時間比現在快得多,但換來的是長跑變得更普及。運動興趣應自小培養,到長大後,便會較容易延續下去。想要終身美麗,就要從小便動起來,大便更濃情。

>

圖片來源

被問到跑步是否十分枯燥運動時,他答這只是沒有跑步習慣的人說的。

他解釋只要你開始跑,堅持40分鐘以上,你會與一種持久而巨大的快樂相遇。大腦分泌出「安多酚」,一種興奮荷爾蒙,意識被愉快感覺佔據,身體則被輕快感引領,進入 trance 狀態,你會覺得自己能永遠這麼跑下去。跑完後,身體放鬆起來,心情也平靜下來。

這不過是跑步帶來的最淺層次的快樂。跑步其實是一場動態的冥想,最終能引導人進入精神層面,它是肉體鍛鍊,更是精神磨鍊。

資料來源:

Fitz 連結: https://fitz.hk/?p=95090


更多:
Fitz Facebook 專頁
別讓「曬命」同「呃Like」填滿你的生命
[Inside: FAST 42] 馬拉松自殺特攻隊
Fitz Running 跑步


文章為作者意見,不代表Fitz立場。